第17章 风雨会君山
书名: 七煞神童 作者: 佚名 分类: 武侠

        湖南地沃产丰,人杰地灵,尤以湘女多情为人称道。

        但它更出名的,却是境内的洞庭湖。

        洞庭湖长达二百里,宽约百里,周围环绕着华容、甫县、安乡、汉寿、沉江、湘阴等诸大县。

        由于湖中著名的君山,乃是丐帮的发祥地,是以这六大县境内的乞丐特别多,人数远超过洛阳总舵。

        近日帮中不知出了什么大事,丐帮人物到处活动频繁,而且每个人都委色匆忙,马不停蹄,疲于奔命地奔走。

        这日,在岳阳城内的一家饭馆里,来了一批四五个乞丐,其中一个老者,另外四人都是中年。

        丐帮是天下第一大帮,而君山又近在咫尺,因此,客栈饭馆经常接待江湖人物,从不敢以貌取人,把衣衫槛楼的乞丐,以“臭要饭的”看待。

        伙计一见来了几个气度不凡的丐帮人物,那敢怠慢?忙不迭殷勤招待,敬若上宾。

        他们五人大刺刺地坐下,点了些酒莱,自顾自吃喝起来,彼此一言不发,不知是在生闷气,还是急着要赶路。

        这时坐在最里面角落一桌的,是个风度翩翩的少年书生,以及一个十二三岁的书僮陪着。

        主仆二人也是默默地吃着,大概刚吃了不久,有两盘菜尚未动过筷子。

        突见那小书僮,用筷子轻碰那书生伸出正要挟菜的筷子一下,以引起他的注意,随即施个眼色,把嘴向五个乞丐那桌撇了撇。

        书生会意,暗以眼角余光向那桌一瞥,微微点了下头,仍然不动声色地吃着。

        小书僮便凑近些轻声道:“那个老头儿,就是丐帮帮主吴长风!”

        书生暗自一怔,低声道:“咱们快些吃完就走。”

        小书僮点点头,赶紧加快速度,几乎是狼吞虎咽,根本食而不知其味。

        主仆二人正匆匆吃着,吴长风是面向门外而坐,并未看到后侧的他们,但坐在他对面的中年,偶一抬限,正好发现那桌的书生,不禁为之一怔,急向吴长风轻声道:“帮主!”随即施个眼色。

        吴长风转过头一看,也是意外地一怔,立即起身走过去。

        来至书生的桌前,双手一抱拳道:“想不到在此地遇见李兄……”原来他把书生认作了李小非。

        书生抬起头来,故作莫名其妙地怔了怔,强自一笑道:“在下与老人家素不相识,只怕是认错人了吧?”

        吴长风陪笑道:“老叫化尚未老眼昏花,那会连李兄都认不出……”

        书生置之不理,放下筷子,向小书僮道:“好啦!咱们不吃了,走吧!”随即站了起来,似乎因为受到骚扰而感觉不快。

        其实他是另有用意,故意站起身,好让吴长风看清他的身高和体形。

        坐着看不出,这一站起,便发现他不仅比李小非矮了一大截,身材更瘦小许多。

        吴长风心知识错了人,忙歉然道:“抱歉,抱歉,老经看走了眼,打扰了!”

        说完双手一拱,没趣地赶快归座,但心里却在嘀咕:“这位书生,怎会长得如此像那李飞老弟?”

        眼看那主仆二人,匆匆结帐而去,吴长风心念一动,急向对面坐在中年轻声吩咐道:“褚凡,跟去看看他们是什么路道?”

        褚凡恭应一声,立即起身离座,急步跟了出去。

        主仆二人出了饭馆,便加快脚步走向大街。

        小书僮十分机伶,频频回头察看,一眼发现褚凡在远远尾随,忙向书生道:“有个臭要饭的盯上咱们啦!”

        书生紧张地问道:“能摆脱他吗?”

        小书僮笑道:“放心,看我的!”

        主仆二人装作若无其事,从容不迫地闲逛着。

        小书僮一路在动脑筋,如何能摆脱那乞丐的跟踪,这时正走近一条行人熙攘,十分热闹的街道。

        他灵机—动,立即拉了书生一把,突然快步奔向前去。

        果然不出所料,褚凡一见他们想溜,便急起直追,那知追进人群里,转眼已失去那主仆二人的影踪。

        眼光正四下搜寻,冷不防小书僮从人堆里钻出,一把抓住他大叫道:“捉贼啊!捉贼……”

        褚凡出其不意地—惊,不由地破口大骂道:“他奶奶的!小鬼,你……”

        小书僮却把一个小钱袋,硬塞在他手中,故作争夺状,一面又叫道:“臭要饭的,你抢了我家公子的钱袋,还不快还我!”

        这一嚷,行人都纷纷驻足围观,更有路见不平的人挺身而出,仗义喝道:“臭要饭的,还不快把钱袋还给人家?”

        更有人怒声道:“把这是要饭的抓起来,送他到官府里去!”

        接着围观的人起哄叫道:“打!打……”

        “揍这臭要饭的!”

        “快抓住,别让他跑啦!”

        褚凡百口莫辩,谁教他这一身打扮,好像额前写了个“贼”字,一看就是副贼相。

        他顿时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情急之下,只有猛将拉住他的小书僮推开,回身突围冲出,拔脚狂奔而去。

        一些年轻好管闭事的路人,还一路在后猛追,不住地叫嚷着:“快追,别让他跑了!”

        “捉贼呀……”

        小书僮从地上拾起钱袋,还装模作样,直向围观的人连连称谢,一转身,却扮个鬼脸,偷偷地笑着钻进人堆。

        从容不迫走至大街转角,便向等在那里的书生得意笑道:“臭要饭的甩掉啦!”

        书生不由地笑着赞道:“你真有一套!”

        小书僮毫不谦虚道:“岂止一套,我的玩意儿可多着呐!慢慢等着瞧吧!”

        书生置之一笑,遂道:“咱们这就去君山吧!”

        小书僮眉头一皱道:“那是丐帮的老窝啊!咱们一定要去吗?”

        书生微微点头道,“一定得去!”

        小书僮无可奈何,只得叹道:“唉!这大概就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吧?”

        主仆二人出了城,直奔湖边,租了一艘小船,由舟子摇向湖中的君山。

        君山又名湘山,世称之为洞庭山,屹立湖中,正与岳阳城西门,著名的“岳阳楼”

        遥遥相对。

        水经有注,君山是舜之二妃湘君所游处,故而得名,山中建有著名的“湘妃庙”,终年香火鼎盛,游客不绝。

        慕名而来的游客甚多,主仆二人这时雇舟前往,自然不致特别引人注意。

        他们坐在船舱里,心知谈话不致被船尾摇橹的舟子听去。小书僮便毫无顾忌道:“王姐姐,你判断慕容复一定会来君山吗?”

        原来这书生竟是王语嫣乔扮,不消说,那小书僮便是随她留笺出走,悄然离开大理国的包小靓了。

        只见王语嫣微微点头道:“表哥的个性我太了解,他至今仍在做燕国复国当皇帝的梦,去年他落得众叛亲离,身边仅留下阿碧一人相随,纵怀大志,也无法施展,如今他夺得丐帮的打狗棒,正好利用丐帮为他兴风作浪……”

        包小靓忍不住道:“可是,丐帮的总舵在洛阳,他跑到君山来干嘛?”

        王语嫣道:“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听我说呀!这你就不懂了,打狗棒是丐帮帮主的信物,可持以向全帮发号施令,如今棒虽在他手中,但却是被他夺去的,吴长风为了颜面关系,怕被江湖上笑话他无能,所以不敢稍露风声。

        不过,丐帮中的人,不可能全不知情,他必须在慕容复兴风作浪之前,设法夺回打狗棒,自然已作了各种布置和安排。”

        她顿了顿,继续分析道:“慕容复如果直接去洛阳,他虽持有打狗棒,毕竟势单力薄,万一吴长风狗急跳墙,不顾一切率众全力拦截夺捧,他武功再高,也会寡不敌众。

        而君山是丐帮的发祥之地,如今山上只有一些辈份极高,且极受帮中弟子尊敬的长老,帮中一旦出了大事,连帮主都须移尊就教,前来向他们请示。

        这些长老武功虽高,毕竟年事已大,平时从不过问帮中的事,但他们只要一站出来说话,全帮无不唯命是从,连帮主也不便反对,而这些长老极为保守固执,对丐帮创帮以来所立的帮规,绝对不容任何人破坏。

        如果慕容复持打狗棒前来,让他们俯首听命,其他人还敢不听他的吗?何况,凭慕容复的武功,对付这些乞老,应是绰绰有余了,他何必舍近救远?”

        包小靓听得连连点头,终于明白,王语嫣为何不去洛阳而来君山了。

        在途中王语嫣已表明决心,毅然放弃大理国皇后的荣华富贵,将回姑苏曼陀山庄,从绚烂归于平淡,安安静静地终老斯乡。

        但她唯一未了的心愿,便是要力劝慕容复,将夺去的打狗棒物归原主,甚至不惜放弃为母报仇。

        她可谓用心良苦,如此做何尝不是为了段誉,惟恐木婉清心犹未甘,再找机会揭发“丑闻”,使她与段誉不能立足于大理国,更愧对于全国子民,无法称王称后。

        如今她放弃了一切,木婉清还有什么好争的呢?而慕容复一旦兴风作浪,不但将天下大乱,首当其冲的很可能就是段誉,所以她必须赶来全力劝阻。

        包小靓的想法却不同,爷仇不共戴天,她是决心非报不可的。

        但她不容易找到慕容复,不得不利用王语嫣,找到了杀父之仇,还得伺机下毒,否则根本不是慕容复的对手。

        但她在王语嫣面前,却不敢再提报父仇的事,以免不带她同行,那就报仇无望了。

        这小不点人小鬼大,不动声色道:“王姐姐一向料事如神,你看吴长风他们也赶来岳阳了,会不会是已经得到风声,得知慕容复的行踪了呢?”

        王语嫣沉吟一下道:“这倒很难说,也许他们的想法跟我一样,判断慕容复很可能走这—步棋吧!”

        包小靓默了一默,忽道:“真可笑,他居然把王姐姐,误认作是那小子了!”

        王语嫣笑道:“幸亏我站起来,让他看出我的身材不同,否则还真麻烦呐!”

        包小靓眉头一皱道:“王姐姐,我一直想不明白。那小于怎会跟你长得这样像,害我那夜真把他当成了是你女扮男装……”

        王语嫣道:“我也觉得奇怪,想不出个所以然……小靓,听你的口气,是不是吃了他的亏?”

        包小靓脸上一红,矢口否认道:“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我会吃他什么亏?”

        王语嫣笑了笑道:“没有就好,我是怕你……”

        包小靓心虚,怕她追问下去,忙站起身道:“王姐姐,还有好长一段水路,你歇—会儿,我到船头上去看看湖上的景色。”

        王语嫣叮嘱道:“小心些,别掉落湖里去。”

        包小靓漫应一声,迳自出了船舱,来到船头上。

        “疑乃”声中,小船缓缓前进,君山虽已遥遥在望,好长一段水路,还有得慢慢摇晃呐!湖上风平浪静,往返的大小船只络绎不绝,有足可容载数十人的画舫,也有三五好友游湖的小船舟,更有速度较快的轻舟和船板,点缀着辽阔的湖面。

        包小靓独自站在船头,她毕竟是个稚气未脱的小女孩,对湖光山色毫无兴趣,居然在默数着湖中来来往往的大小船只,数得倒津律有味呐!正数得起劲,突见她们的船后,距离一二十丈外,有艘轻舟飞快地追来,不由地暗自一惊。

        急忙定神一看,遥见舟上载着四五个乞丐,船首站着的正是褚凡。

        包小靓情知不妙,吓得急忙蹲下,一头钻进船舱,手指船尾方向叫道:“王姐姐,臭要饭的追来啦!”

        王语嫣从船舷窗口向后望去,果见那艘载着几个乞丐的轻舟,距离已愈来愈近,不禁情急道:“小靓,怎么办?你那一套这会儿恐后派不上用场了……”

        包小靓苦笑道:“我没问题,大不了来个‘水遁’,可是王姐姐……”

        王语嫣知道“水遁”的意思,就是跳进湖中游水逃走。

        包小靓从小在燕子坞长大,参合庄四面环水,小姑娘成天在水里嬉戏,水性自是了得,但她可不同了,曼陀山庄虽也在湖中,她却不能随心所欲去戏水。

        眼看轻舟已愈来愈近,王语嫣一时也没了主意,只好处之泰然道:“反正溜不掉了,看他们要怎样,咱们再随机应变吧!小靓,千万记住,不要跟他们动手。”

        包小靓扮个鬼脸道:“对!伸手不打笑脸人,我跟他们来软的。”

        这时轻舟几乎已跟她们的小船并行,但速度却未减缓,竟快速越过小船,继续往前疾行如飞。

        原来几个乞丐不是来追她们,只是一场虚惊。

        其实方才包小靓站在船头上,由于她个子娇小,又被船逢挡住视线,轻舟船首上的褚凡根本未看见她。

        直到轻舟飞驰而过,她们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暗庆侥幸逃过一场麻烦。

        包小靓双手合会,口喧佛号道:“阿弥陀佛,多亏菩萨显灵保佑。”

        王语嫣也吁了口气,笑道:“你不用‘水遁’啦!”

        包小靓笑了笑,忽道:“王姐姐,他们急急忙忙赶去君山,会不会是得到消息,山里发生了紧急状况?”

        王语嫣沉吟一下道:“很有可能,丐帮耳目众多,遍布各地,一遇重大事故或紧急情况,都是用飞鸽传送消息,看情形君山一定出了事。”

        包小靓急道:“那咱们得快赶去!”

        便从舱后探身出去,向那哼着山歌的舟子招呼道:“喂!船家,能不能加把劲快一点。咱们要赶去君山有急事哪!”

        舟子漫应一声道:“成,没问题。”

        嘴上答应,手上却仍然慢条斯理地摇着橹。

        包小靓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干脆出了船舱,上前帮着舟子摇橹,这样一样,速度果快了不少。

        舟子见她并非生手,不禁诧异道:“小哥儿,瞧你摇橹的动作,好像很在行嘛!”

        包小靓信口胡说道:“那当然,以前我家就是靠摇船讨生活的哪!”

        舟子信以为真道:“难怪啊……”

        包小靓无暇跟他胡扯,双手加了把劲儿,连连摇动橹的把手,使小船加速前进。

        湖上行舟,可比不得陆地,能施展轻功,这十几里水路,足足花上一个多时辰,总算抵达君山岸边。

        包小靓付了船资,将斜背在肩上的包袱整了整,才扶着王语嫣由跳板下船。

        上了岸,只见游人如织,逢人就伸手讨钱的乞丐也不少,个个都趁机大发利市。

        君山景色宜人,尤以著名的“湘妃庙”,更是游人必到之处,若不去景仰一番,那就等于白来了。

        但丐帮的大本营在何处,外人却不知道。

        王语嫣和包小靓不便探问,以免引起丐帮的人物疑心,况且,吴长风等人已来到君山,她们更不能贸然前往,只有瞎猫碰死老鼠,希望能撞见慕容复主仆二人,希望虽渺小,但除此之外,她们根本想不出更好的主意。

        她们以游人的姿态,漫无目标地各处走动,暗中观察那些丐帮弟子,似乎看不出发生了重大事故。“包小靓看在眼里,不禁暗觉奇怪,忍不住轻声道:“王……”一见王语嫣急施眼色,忙改口道:“公子,咱们来的不是时候吧?”

        王语嫣明白地的意思,笑了笑道:“咱们又未跟人家约好来这里见面,那会一来就见到?”

        包小靓作个无奈的表情,正待说什么,突见她眼光一亮,振奋道:“想不到他也来了!”

        王语嫣一怔,茫然问道:“谁来了?”

        包小靓伸手一指道:“你看哪!”

        王语嫣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的一座茶棚里,矮桌旁坐了个年轻小伙子,正抓起肉包狼吞虎咽,好象饿了三天没吃似的。

        再定神一着,竟是面貌酷似她的李小非。

        王语嫣意外地一怔,轻声惊道:“是他?”

        包小靓想起那夜的事,不由地怒从心起,愤声道:“公子别走开,在这里等我一会儿。”

        王语嫣来不及阻止,她已经向茶棚走去。

        李小非确实饿极了,一盘十个大肉包,不消片刻,已吃得精光。

        伸手到怀里摸了摸,似乎在盘算身边的碎银够不够付帐,一算还有多余,不禁笑逐颜开,很神气地大声招呼道:“喂!伙计,再来十个大肉包……”顺手端起桌上的热茶。

        茶碗刚到嘴边,突被人从身旁一撞,将整碗热茶泼翻他一身,烫得他跳起身来,失声叫道:“啊……”

        故意撞他的正是包小靓,忙向他道歉:“对不起,对不起……”一面忙用手去向他身上擦拭。

        李小非刚要发火,一见只是个小书僮,而且直向他道歉,不便发作,只好忍了忍道:“小兄弟,别那么莽撞,走路小心点儿。”

        包小靓连声应道:“是是是……”迳自退开,选了个座头坐下,暗将握在掌心的一块碎银掂掂,露出一脸得意的黠笑。

        李小非这一身衣服。还是钟灵那日送往小岛上去的,就这一身,多日来尚未换洗过,本来已又破又赃,加上被泼上茶水,看上去就更狼狈了。

        好在他并不在乎,抖掉沾在身上的茶叶,若无其事地坐下,刚好伙计又端来一盘热腾腾的包子放下。

        李小非放下尚拿着的茶碗,正伸手去取包子,不断包小靓突然站起向前走,似被脚下什么一绊,竟全身扑跌向矮桌上,将那盘包子推落了一地。

        这一来,李小非可火大了,霍地跳起身,怒道:“你这小鬼是怎么搞的?是不是存心找我麻烦?”

        一把抓住包小靓后领,将她整个人从桌面上提了起来。

        包小靓惊叫道:“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赔你就是了嘛……”

        李小非并未认出是她,怒形于色道:“当然要赔!”

        茶棚里尚有十来个游客,有人便打圆场道:“小孩子嘛!难免冒里冒失的,何必跟他计较?”

        伙计也来拾起满地的包子,全都沾上了泥土,那还能吃,只得收了下去。

        李小非怒哼一声,放开了包小靓,斥道:“滚远些,别再替我添麻烦了!”

        包小靓连声应着,沮然退回坐下,不动声色,只等着看后面的好戏了。

        茶棚只卖茶和点心,她要了壶好茶,并且故意摆阔,吩咐伙计将各式点心都送上一份,尝两口就不吃了,表示她有的是银子。

        李小非重新要了十个大肉包,狼吞虎咽,一口气匆匆吃完,喝了几口热茶,便待结帐,那知伸手入怀一摸,身上仅有的那块碎银竟已不翼而飞。

        他刚才担心银子不够付帐,还特地摸了摸,好端端地揣在怀里,人又未离开过,怎会不在身上了?心想:“大概是方才跳起,抖落掉在地上了吧!”

        那知蹲下去四处寻找,根本不见那块碎银的影踪,这一惊非同小可,不禁失声叫道:“咦?我的银子呢?”

        伙计走来,冷言冷语地道:“是不是丢了?还是忘了带出来?”

        李小非情急道:“不不不,刚才还在的,怎么……”

        伙计识道:“那一定银子长了翅膀,飞走啦!”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一阵哄笑。

        李小非又窘又急,突然若有所悟,便向包小靓看去,小姑娘却一脸无辜,若无其事地啜着热茶。

        势利眼的伙计冷笑道:“客官这一套,小的可见多啦!上回有个存心白吃的老兄,居然抓了条蜈蚣塞进包子馅里,想不结帐还讹一笔呐!”

        李小非怒道:“你说我存心白吃?”

        伙计似笑非笑道:“客官当然不是那种人……”手一伸道:“那就请付帐吧!”

        李小非尴尬道:“这,这……”

        伙计这可逮着了理,双—抱,拉开嗓门道:“请在座的各位爷们说句公道话,这位客官是不是存心白吃?我这茶棚是小本生意,为的是糊口,如果客人都像他,一家大小岂不要喝西北风哪?”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附近的游人也围了过来看热闹。

        李小非明知可能是那小书僮做了手脚,但苦于无凭无据,拿他无可奈何。

        正在窘迫万状,不知所措之际,忽听茶棚外有人道:“出门在外,总有不方便的时候,何必令人难堪?”

        那人随即走了进来,将一个银锭递给伙计道:“这位朋友的帐我来结,够吗?”

        李小非转身一看,这位挺身为他解围的书生,不但似曾相识,而且长得跟他几乎一模一样。

        包小靓—见王语嫣出面解围,大感意外。正待跳起来,却被她以眼色制止。

        这时伙计已接过银锭,掂了掂,忙改变一副嘴脸,陪笑道:“那用得着这许多,连打翻的一共三十个大肉包,外加一壶茶,总共才三钱半银子,小的这就给公子找钱……”

        王语嫣道:“不用找了,多的你留下,说不定那天又遇上存心白吃的老兄,抓了蜈蚣塞进包子馅里讹你,那你一家老小岂不要喝西北风了?”

        伙计听不出是损他,还连连称谢道:“多谢公子!多谢公子……”

        李小非尚未及致谢,王语嫣已迳自出了茶棚,包小靓不禁抱怨道:“王……公子,我好不容易逮住机会,存心要给那小子出个大丑,你怎么替他……”

        王语嫣置之不理,一直走至游人稀少的湖边才停住。

        果然不出她所料,李小非很快就追来,双手一抱拳道:“多谢这位兄台为在下解围……”

        包小靓冷哼一声,不屑道:“下回没银子付帐,没蜈蚣就找只蟑螂,不可能每次都遇上好心人替你解围。”

        王语嫣见李小非一脸尴尬,忙拱手回礼道:“这位兄台,童言无忌,请别跟她小孩子一般见识。”

        李小非道:“是,是,这位公子好生面熟,咱们以前是否曾在那里见过?”

        王语嫣笑道:“见是未见过,不过兄台是否觉得,咱们两人的面貌非常像?”

        李小非连连点头道:“对对对,公子说的一点不错,确实非常相像,在下正是感到好奇,特地追来……”

        包人靓愤声道:“哦?原来你不是追来谢我家公子解围的?”

        李小非一脸尴尬道:“这……”

        王语嫣以眼色制止了包小靓,故作诧异道:“说来真是怪事,曾经听人说,姑苏城外曼陀山庄,有位姑娘竟也跟我十分酷似……”

        李小非接道:“公子可是说的那位王姑娘,如今大理国的皇后?”

        王语嫣心想:“他果然并未认出是我。”便笑了笑道:“好像听说她是姓王,至于是不是大理国皇后,那我就不太清楚了,不过,这真是怪事,怎会今日来君山,又遇见兄台跟我长得如此相像?”

        李小非道:“是啊!不久前我曾去大理国,亲眼见过那位皇后,连我自己都几乎不敢相信。”

        王语嫣胸有成竹,不动声色道:“可否请教兄台……”

        李小非坦然道:“在下姓李,名小非。”

        王语嫣拱手道:“原来是李兄,在下姓吴,口天吴,单名一个言字。”

        她把“语”字拆了开来,而以“吾”的谐音“吴”为姓,相当巧妙。

        李小非也拱了拱手道:“吴公子。”

        包小靓故意道:“公手,还有我呢?”

        王语嫣不加思考,正色道:“小宝,不许没规矩,我在跟李兄说话,那有你插嘴的份儿?”

        她不但临时替包小靓起了名字,而且“宝”与“包”谐音,真不愧是才思敏捷。

        随即试探道:“李兄一个人来游君山?”

        李小非迟疑一下始道:“我,我来找人……”

        王语嫣随口问道:“找到了吗?”

        李小非道:“还没有……我只是猜她们可能会来,并未约定,也许……”

        王语嫣不便刚一认识,就一直追问个没完没了,反而容易引起他疑心,便适可而止道:“既是如此,李兄若不嫌弃,咱们就结伴同游如何?”

        李小非未置可否道:“这……”

        王活嫣察言观色,看出他是为了阮囊羞涩自惭形秽,便道:“李兄若是身边不方便,没关系,小弟此次出游,带的花费尚很宽裕,钱财乃是身外之物,难得与李兄结识,总是有缘,何必斤斤计较,那就太见外了。”

        李小非担心的正是这个,那日他不辞而别,把钟灵和木婉包留在小岛上,游上彼岸,连衣服都等不及晾干,穿上衣提着湿鞋就狂奔而去。

        一口气奔出好几十里,才停下来休息,同时好把鞋衣晾干,独自坐在石头上默默沉思,愈想愈不妥,深觉这样做未免太绝情。

        可是他的心情十分矛盾,既觉于心不忍,又对她们有些依依不舍,但更怕惹上麻烦。

        想了很久,终于改变主意,决心回头去寻找她们。

        那知一路并未遇见钟灵和木婉清,一直循原路赶回河边,发现木筏已在,她们却早已不知去向。

        再回头追赶,结果是芳踪杳然。

        李小非十分懊恼沮丧,奔走了整日,直到薄暮时分,来到了处小镇,打算买些食物充饥,才想到身无分文。

        这下可麻烦了,饿上一两顿没关系,以后一路上还得吃喝哪!小伙子既不愿偷,更不愿抢,这该如何是好呢?想来想去,别无其他办法,只有到山里去猎鸟兽。

        凭他的武功,射鸟猎兽,可说是轻而易举,半点也难不倒他,只是未免大材小用罢了。

        吃的问题不难,抓两双野免烤一烤就解决了,睡更不成问题,幕天席地,不须花一文钱住客栈。

        睡了个好觉,次日一早醒来,精神大爽,蓦然想起近十日来,每夜与木婉清相拥而卧的情景,如今却不知她的去向,不禁有些怅然若失。

        他忽然想起,钟灵告诉木婉清的三个消息,第一,王语嫣突然放弃大理国皇后,离宫出走了。

        第二,慕容复夺得打狗棒后。未再出现大理境内,很可能已去中原兴风作浪。

        第三,她已查明,真正杀害木婉清母亲等人的凶手,不是段誉而是慕容复。

        两个少女都矢志要报杀母之仇,尤其是钟灵,更决心要夺回打狗棒,势必急于找到慕容复,那厮既已去中原,她们还会不去?于是,李小非当机立断,也决定去中原走一趟。

        一路上,他就靠鸟兽解决食宿问题,猎多了还可以卖个几文当盘缠,倒也逍遥自在,不亦乐乎。

        小伙子虽然毫无江湖阅历,但对天下第一大帮的总舵在洛阳,这倒是早就听说过了。

        他去洛阳既不是拜会丐帮,也不是寻慕容复,而是为了找到木婉清和钟灵,必要时自然义不容辞,得助她们一臂之力。

        毕竟,他对她们已有过承诺,更何况,两个少女在他的生命中不但出现过,也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温馨和回忆,令他回味无穷。

        赴洛阳的途中,那日经过一处大镇打尖,无意间听得邻桌有几个江湖人物在高谈阔论,说起丐帮帮主吴长风,从大理国回洛阳后,召集了各地的丐帮舵主,马不停蹄地急急赶往君山,帮中必是出了大事。

        虽然他们并未提及,打狗棒被慕容复所夺—事,但李小非听了,心知定然与此事有关。

        既是吴长风都亲自赶往君山去了,木婉清和钟灵自然不会在洛阳,小伙子心念一转,便决定直奔岳阳。

        为了赶路,途中已无暇抓鸟猎兽,以致到了岳阳,再租船到君山,他全身只剩下了一声碎银,偏偏在茶棚里还莫名其妙地失落了。

        此刻听说这年轻书生有意结交,他自然觉得高攀不上,以致面有难色道:“多承吴公子盛情,在下心领了,我,我……”

        王语嫣故作姿态道:“李兄若不愿结交,小弟不敢勉强,何必为难。”

        包小靓不屑道:“哼!有什么了不起,人家想结交,我家公子还看不上呐!”

        李小非只好强自一笑道:“如此在下就高攀了。”

        王语嫣暗喜,心想:“只要相处一两日,不怕套不出你的来龙去脉。”

        于是,三人便结伴而游,一路随着游人涌向“湘妃庙”而去。

        其实他们是暗自各怀心事,王语嫣为了两人相貌酷似,一心想探出李小非的来历,包小靓却是自认那夜吃了亏,心有未甘,决心要伺机报复。

        而李小非则是心不在焉,眼光—直不停搜索,希望能发现木婉清和钟灵。

        将近“湘妃庙”,突见三五成群的乞丐,匆匆忙忙朝同一个方向奔去,仿佛赶去救火似的。

        王语嫣看在眼里,心知丐须帮中必有重大急事发生,故作好奇道:“这些叫化子怎么了?”

        包小靓会意道:“公子,咱们也去瞧瞧热闹罢吗?”

        王语嫣转向李小非道:“不知李兄可有兴趣?”

        李小非正中下怀,但他顾虑道:“吴公子是读书人,可能对江湖上的事不甚了解,丐帮乃是天下第一大帮,若是他们帮中有什么盛大聚会,外人是不得……”

        不等他说完,包小靓已黠笑道:“没问题,我自有办法,瞧我的吧!”

        这人小鬼大的小姑娘,满脑子装的都是怪主意,此刻不知又想出了什么花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