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四方云动!

        

        鱼禾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杨音还真是够悲催的。

        旧病刚好,又添新病。

        完全就是流年不利的征兆。

        难道是本命年?

        “即使如此,那你就多歇息一二。扬州的政务,等你病好了再谈。”

        鱼禾拍了拍杨音的肩头,宽慰了杨音两句,然后准备吩咐鱼蒙去取一些珍贵的草药,给杨音送到住处。

        在这个时代,珍贵的草药,药铺几乎是买不到。

        要么在豪强手里,要么在帝王手里。

        所以在史书上,经常会看到臣子生病了以后,帝王会赐下一大批珍贵的草药。

        鱼禾身在这个时代,自然得受这个时代的一些规矩约束。

        草药就是一环。

        他府库里囤了不少珍贵的草药。

        全是阴丽华囤的。

        他粗略计算了一下,就算他拿珍贵的草药当饭吃,十辈子也吃不完。

        所以他经常拿来赏赐给生病的人。

        鱼禾刚准备开口吩咐鱼蒙,就听杨音笑着道:“不必了。臣虽然有病在身,但不影响臣处理扬州的政务。

        主公称王在即,不能因为臣,耽误了大事。”

        鱼禾立马准备劝解,却听杨音又道:“臣在来的路上,已经相继看过会稽郡、沛郡、陈定郡、丹阳郡各郡的状况。

        臣以为,当务之急应该是定下各郡的太守。

        然后着各郡太守配合从荆州、交州调遣过来郡卫,筹备各郡的郡卫。

        随后就是各县县令,以及各县县卒。

        待到地方上的兵马筹备齐全以后,就可以配合荆州和交州的郡卫剿匪、安民、抄杀不良商贩和不良大户。

        抄出的田产、屋舍,一部分可以分给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一部分可以依照旧例,充作官田。”

        杨音一开口就说起了扬州的政务,鱼禾也不好再矫情的劝杨音去养病。

        当即,鱼禾吩咐人扶着杨音坐下,然后对杨音苦笑道:“我手下的牧民之官少之又少,能找到你这个扬州牧就已经绞尽脑汁了,更别提各郡的太守了。”

        太守虽说不如州牧,可那也是一方大吏,统管一郡军政,权力及大。

        扬州初定,需要派遣干吏去治理地方。

        些许滥竽充数的人绝对不能用。

        些许碌碌无为的人也不能用。

        鱼禾手下能用的文臣又少,所以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太守人选。

        杨音听到这话,沉吟了一下,道:“那就先县再郡?”

        反过来来?!

        鱼禾愣了一下,哭笑不得的道:“太守的人选我都凑不齐,更别提上百的县令了。”

        杨音沉吟着道:“县令凑不齐,我们可以从县尉开始啊。只要将地方上的兵马筹备起来,让各地方衙门有了自保之力,有了剿匪之力,百姓的心也能跟着安定下来。那些个小股的匪徒也不敢再肆意妄为。

        至于那些大股的匪徒,可以先招降。

        招降不成,就让荆州和交州的郡卫去剿灭。

        如此一来,地方上的混乱可以得到一定的环节,我们也能腾出更多时间去找合适的官员。”

        “县尉?”

        鱼禾思量了一下,看向杨音道:“你是想让此次征讨扬州的有功之士去地方上充任县尉、县吏?”

        准确的说是征讨扬州的有功之士中的伤员。

        一些轻伤员,伤势恢复以后,还可以跟着大军继续征战。

        但是一些重伤员,伤好以后,也没办法跟着大军征战。

        让他们去充任地方上的县尉、县吏,倒也合适。

        他们有一定的作战经验,到了地方以后,组建好了县卒,立马就能派上用场。

        鱼禾之前征讨完了南越和哀牢以后,也用过这一招。

        效果还不错。

        只是鱼禾一直想尽快让扬州安定下来,所以没有用这种自下而上的缓慢招数。

        杨音认真的点头。

        鱼禾瞥了一眼杨音的脸色,“也只能如此了。我会告知马援、冯异他们,让他们将手里那些有功之士交给你。

        具体如何安排,你看着办。

        我会让荆州、交州的郡卫配合你。”

        杨音重重的点头。

        此事商量完了以后,鱼禾立马吩咐人带杨音下去休息。

        杨音休息了一夜,次日就主动找到鱼禾,要了相关将士的名单,亲自赶到了军营外伤员们住的地方去选人。

        杨音带病上阵,鱼禾自然也不好偷懒,帮着杨音处理的一部分政务。

        一晃又是半个月过去了。

        张休、彭三等人相继抵达石头城。

        张休一到,就率领着右虎贲卫的人进入了江水,接管了江水边上所有的渡口。

        彭三也带着人进入了石头城的工地。

        有关于鱼禾被朝廷册封为周王的消息,随着这半个月的发酵,也传扬了出去。

        天下各方势力得知此事以后,无一不惊。

        他们都没想到,鱼禾占据着江水以南,在疆域上已经占据了半个江山了,居然还会臣服于王莽。

        其中公孙述、绿林军的王氏兄弟、徐州的樊崇三人最慌。

        他们生怕鱼禾和王莽达成了什么协议,会帮着王莽剿灭他们。

        距离鱼禾最近的樊崇,立马派遣出了自己最信任的心腹大将逢安,到石头城拜会鱼禾。

        公孙述、王氏兄弟也派人打着恭贺鱼禾称王的幌子,赶到石头城打探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王氏兄弟派遣的人,居然是刘伯升和刘秀的叔父刘良。

        刘伯升和刘秀乃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因为推恩令的缘故,到了刘秀的父亲刘钦这一代,就只能做一个县令。

        刘钦在刘秀九岁的时候就病死了,刘秀和刘伯升不得不跑去投奔叔父刘良。

        刘良乃是平民,但他还是养大了刘秀和刘伯升,并且还供养他们读书习武。

        可以说刘良对刘秀和刘伯升而言,名为叔父,实则就是父亲。

        这位在历史上没留下多少事迹,但没有他,就没有东汉。

        他才是东汉的奠基人。

        樊崇的使臣逢安到石头城的时候,鱼禾正在石头城外的工地上巡视。

        为了赶上鱼禾定下的称王的日子,以及大婚的日子。

        新城的营造只挑选了几处比较重要的地方修筑。

        其一是军营、瓮城。

        其二是城墙。

        其三就是鱼禾的周王宫。

        十数万的俘虏们,在构筑好了石头城的下水道以后,立马就开始修筑起了瓮城、军营、城墙。

        有一部分军营在城外,修筑也简单。

        所以数月便拔地而起。

        城墙也在十数万俘虏们的努力下,快速拔高。

        待到彭三等人到的时候,已经修筑到了三尺的距离。

        鱼禾巡视的时候,已经到了三尺半。

        彭三一行到了以后,着重营造起了周王宫。

        鱼禾对周王宫的要求不高,能囤两卫兵马,能住他们一家子人,外加一群伺候的人就够了。

        剩下的就是议事大殿、朝拜大殿、办公场所、内库等等。

        供他享受的东西很少,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也没有。

        所以营造起来并不困难,也不耗费时间。

        鱼禾正在跟彭三交代周王宫内要先建立的几处地方,鱼蒙匆匆跑到了鱼禾身边,小声的禀报,“主公,赤眉使臣逢安到了……”

        逢安渡江之前,就已经派人先行一步,跟鱼禾打了一声招呼。

        鱼禾吩咐张休放行以后,逢安一行才得已渡江。

        所以逢安的行程,鱼禾知道。

        听到鱼蒙的禀报,鱼禾并不觉得意外,他对彭三道:“议事大殿不用太大,但是朝拜大殿和阅政大殿一定要大。”

        彭三沉吟着点点头,“臣明白了……”

        鱼禾点点头,将图纸交给了彭三,吩咐道:“你先带着匠人们依照图纸营造,有问题再跟我商议。”

        彭三应允了一声,躬身一礼,离开了。

        鱼禾这才看向鱼蒙,狐疑的道:“不是先让人带他们去下榻之处歇息了吗?”

        鱼蒙苦笑道:“那逢安渡江以后,迫不及待的想见您,根本不肯去下榻之处。所以臣只能过来禀报了。”

        鱼禾沉吟了一下,道:“回别院……”

        鱼蒙点点头,带着侍卫簇拥着鱼禾回到了石头城外的别院。

        鱼禾稍微收拾了一番,让鱼蒙带逢安来见他。

        逢安在鱼蒙引领下到了正堂门口,步入正堂的那一刻,鱼禾就打量起了他。

        逢安是一个三旬的汉子,身形消瘦,面容略尖,留着山羊胡须,穿着青色襦衣,带着一顶远游冠,看着像是一个文士。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眉毛是朱砂色的。

        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染的。

        这是赤眉的特色。

        赤眉之所以叫赤眉,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号称赤眉。

        而是他们将眉毛染红了当做标志,所以被称之为赤眉。

        逢安到了中堂,恭恭敬敬的向鱼禾一礼,“徐州使臣逢安,拜见周王殿下……”

        逢安的姿态极低。

        大概是因为跟鱼禾手下的四海货铺有生意上的往来,知道鱼禾的底蕴到底有多深厚,所以才不敢自身甚高。

        鱼禾乐呵呵的笑道:“早就听闻樊首领麾下有一能人名曰逢安,如今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逢安起身,笑着道:“周王谬赞了。逢安之名,在您面前可不值一提。”

        鱼禾摆手道:“你太谦虚了。请坐!”

        逢安道谢一声,坐到了边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