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不行(第一更求月票)
书名: 我的公公叫康熙 作者: 雁九 分类: 穿越

        

        康熙接了快子,望向桌子上,就见了各种浓油赤酱的荤菜。

        怎么下快子?

        这是晚上,吃这些?

        最近的是一碟蒜泥茄子,这个他嫌弃有味道。

        还有一道山药,这个是甜口的,不爱吃。

        他夹了看着比较清爽的白菜墩。

        双色的白菜墩,一个是红色,一个是黄色。

        红色的上面有辣椒碎。

        他以为会很辣,结果是酸辣口,中度的辣,微微的酸,吃着很开胃。

        他这一动快子,大家都跟着动了。

        大阿哥手长,伸了快子直接到水煮鱼上,连鱼肉片加上黄豆芽夹了一大快子。

        还好,上面热油盖着,下面还是滚烫滚烫的。

        没走了味儿,鱼片滑嫩,豆芽脆生生的。

        四阿哥的眼神看了眼远处的樱桃山药泥,白色的山药泥上,是鲜亮的红色,颜色搭配的不错。

        就是位置太远了,不好伸快子。

        他就挑着眼前的黄瓜木耳炒蛋,夹了一快子。

        七阿哥夹了一片腰花,也有些担心。

        铁板“滋滋”的动静都小了,不会凉了,有臊气儿吧?

        他就夹了一块小的,犹豫了一下,送到嘴里。

        嗯,踏实了,处理的干净,还热着,也没有异味。

        十二阿哥觉得眼睛不够使了,可没好意思往远处夹菜,就近的八宝豆腐夹了一块。

        十四阿哥早已迫不及待,却没有去夹他自己点的秘制羊排跟锅包肉,而是夹了一快子肥肠。

        早看着这个菜了。

        之前忘了点这个,这个香着呢。

        这一看跟寻常的肥肠就不一样,用的都是肥肠头。

        九阿哥则是眼巴巴地看着康熙。

        今日的摆盘,也是按照每个人的位置来的。

        他的山药泥也好,蒜泥茄子也好,都在主座那里,离他现在的座位正对着。

        】

        他就百无聊赖地夹了一个烤斑鸠腿,跟吃药似的吃着。

        十三阿哥眼前就是一盘红烧猪蹄,已经吃了一块。

        十阿哥这里,吃着孜然羊肉筋,决定跟九哥、九嫂要些调料,这个味道,自己福晋肯定喜欢。

        五阿哥这里,犯了“隔锅香”的毛病来,不想吃自己点的菜的,夹了十阿哥跟前的红烧羊肚,又探身过来,夹了一大块红烧猪蹄。

        这还不知足,他一边吃着,一边望向三阿哥眼前的菜。

        黄焖鱼翅一品,官燕炖发菜一品。

        看着就不想吃。

        三阿哥觉得自己成了木偶人,本该发个脾气,起身离座的。

        可是他依旧随了大流,拿起了快子,夹了一快子鱼翅。

        味同嚼蜡,可是他还是一下一下的咀嚼着。

        一时之间,桌上就是吃饭的声音。

        等到康熙再次夹好了菜,餐桌就转动起来。

        原来十阿哥发现九阿哥没怎么动快子,还眼巴巴地看着主位方向,反应过来,才将菜转了过来。

        九阿哥见状,拿了调羹挖了一勺子山药泥,又换快子,夹了蒜泥茄子。

        十阿哥这一转桌,大家也看到转桌的好处了,跟着转起来。

        “再来一杯西瓜汁……”

        十四阿哥夹了一口香辣牛肉,被辣到了,忙吩咐何玉柱。

        何玉柱应着,去给倒了西瓜汁。

        西瓜汁已经榨好,在瓶子里装着,放在堂屋的冰盆里。

        十三阿哥见状,就将自己的空杯子递过去,眼见着十二阿哥跟前的杯子也是空的,他又吩咐何玉柱给十二阿哥也倒上。

        康熙之前寻思着让不让御膳房修改菜单,眼下犹豫了。

        不大养生。

        大阿哥已经决定,跟九阿哥打一声招呼,安排两个灶上人过来学学手艺。

        这才是好厨艺,不单单荤菜好吃,素菜也不错,甜口菜也不错,小女孩应该也爱吃。

        四阿哥忍不住又横了十四阿哥一眼,混账东西,故意转桌。

        刚才樱桃山药泥到了自己跟前,自己刚要用调羹,十四阿哥就给转走了,还跟自己挤眉弄眼的……

        这个讨人厌的臭毛病,到底随谁了……

        一顿饭,除了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两位小阿哥开过口,其他人都没有吱声。

        中间的时间,还加了四道热菜,葱爆羊肉、香辣肉丝、拔丝奶豆腐、鸭丝烩羊肚菌,两道饽饽,葱油烧麦、萝卜糕。

        原来舒舒得了消息,晓得圣驾到了,已经就座,就吩咐人加了菜。

        按照规矩,圣驾到了,她也要过来候着,等着传唤的。

        不过舒舒觉得,康熙跟儿子们小聚,应该没空想起自己这个儿媳妇,就直接在正院候着了。

        外加上之前的二十二道菜,四道饽饽,总共就是三十多个盘子。

        虽说没有光盘,可是也吃得七七八八。

        看着儿子们惬意的神情,康熙瞥了九阿哥一眼,很想要训人了。

        不该周全的时候太周全了!

        要真是为了吃饭摆席,就该时间定在中午,吃多吃少也没事儿,可晚上这么吃,不好克化。

        已经是掌灯时分。

        膳桌撤了下去,大家到堂屋奉茶。

        大家的表情都有些怪异,因为坐着顶胃。

        除了康熙这里有节制,只动了几快子,九阿哥素来吃的少,其他人都顶着了。

        三阿哥也不例外。

        他都不记得自己吃什么了。

        反正什么菜转到跟前什么,他就伸快子吃什么,一直吃到嗓子眼。

        康熙喝了一口山楂水,看着儿子们,注意力重点在三阿哥身上。

        三阿哥今日没有巧言令色,而是如实说了自己的小算计,对银钱也颇为坦诚,也算长进了。

        虽说最后的选择令人失望,可是也不是不能接受。

        康熙觉得自己平和了,以前见三阿哥不争气,总是“恨铁不成钢”,现在不再挑剔了。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一个儿子的惫懒都能接受,另一个儿子的贪财世故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只是他还要开解开解三阿哥,否则以三阿哥的性子,估摸要记恨上九阿哥跟十四阿哥了。

        九阿哥这里还好,三阿哥每次对上都占不着便宜,一来二去的也有顾忌;十四阿哥那里,说不得记恨更多些。

        只是十四阿哥的规矩也确实差,需要管管了……

        他瞥了十四阿哥一眼,已经在琢磨怎么修理。

        九阿哥看了三阿哥一眼,觉得有些意外。

        老三没有发作,也没有气得晕过去,就这样平静,有百忍成钢的架势了。

        康熙已经再次望向三阿哥,道:“明日开始,三阿哥往太常寺行走……”

        三阿哥站起身来,躬身应了。

        太常寺……

        端午节刚出了疏漏,叫自己过去是什么意思?

        之前的太常寺卿罢黜了,现在是张英的长子张廷瓒以少卿委署太常寺卿事务。

        张廷瓒,还兼着九皇子典仪……

        三阿哥这样安静老实,众皇子们都面面相觑。

        方才圣驾到之前,三阿哥跟十四阿哥两个可是没完没了的絮叨。

        十四阿哥还罢,年岁在这里摆着,三阿哥吃相可有些难看了。

        这也算是能屈能伸吧……

        九阿哥都坐不住了,屁股疼。

        从晚饭开始,到现在坐了一个半时辰了,很想要歪一歪。

        再说了,他还要例行公事,跟福晋一起去看三个孩子。

        这样想着,他觉得腰都酸了,忍不住调整了一下姿势。

        康熙望过去,道:“椅子上长刺儿了?坐没坐相!”

        九阿哥只能随口道:“这,就是有些内急……”

        他这么一说,好几个阿哥脸色就有些僵。

        今晚的菜多是重口,大家又是西瓜汁又是酒酿的,喝了不少,也都在忍耐着。

        康熙见了大家这没出息的样子,仿佛回到了十年前。

        当时上面的一拨儿子,没有像十四阿哥这样顽劣的,可也各有各的淘气。

        如今二十好几了,看着像大人了,还有这孩子气儿的一面。

        他心里一软,宽和许多,起身道:“散了吧,三阿哥,随朕来……”

        三阿哥一愣,随即躬身应了。

        大家都送了出来。

        上面的几个大阿哥晓得皇父对儿子心肠软,多是在处置了三阿哥后,见他没脸,私下里安慰一二。

        要不然的话,三阿哥回头再憋屈病了,操心的还是皇父。

        下头的阿哥们,心情就比较复杂了。

        三阿哥露了这样的嘴脸,还舍不得训斥。

        之前的惩戒算什么惩戒呢?

        那四成银子也是白占了便宜的!

        十四阿哥看着两人的背影,扎心了,跟十三阿哥滴咕道:“怪不得他得意呢,这是笃定汗阿玛就偏心大的?”

        十三阿哥摇摇头,小声道:“你少说两句吧!”

        皇父在饭桌时望向十四阿哥的眼神可不好看的。

        大阿哥摸了摸肚子,也想要马上走的。

        可是不好跟圣驾缀得太近,就对九阿哥道:“我府上的灶上人手艺不行,让他们过来打打杂,跟着学阵子……”

        九阿哥立时摇头道:“不行,您府上灶上人都是包衣,这膳房重地,不宜人员庞杂,还要精心,回头让小棠带人过去指导指导,您记得给预备赏银,这大热天的,膳房里熬人。”

        大阿哥愣住了,道:“你们灶上人没用包衣?”

        九阿哥点头道:“能做主子菜的,都是户下人口跟太监,包衣在大灶上……”

        关于包衣,近日沸沸扬扬的,出了不少新闻。

        大家听了九阿哥的话,若有所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