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战前准备
书名: 吕布是我 作者: 巴司 分类: 玄幻

        匈奴此次进犯,是因为时近冬季,准备抢一些粮食来过冬。

        往年匈奴军得些好处,就会回头。

        长安刚刚平定,我不可能派出太多的军队援助李傕。

        我们几番商量,决定抽调一万骑兵,由我亲自率领,去往安定。

        长安由纪灵和陈宫坐镇守卫。

        临近出发时分,我抽空去拜谢问道人。

        能说动张鲁退兵是问道人给我出的主意,我应该谢谢他。

        我还有私心,想他帮我看看援助安定的结果。

        我发觉自己越来越迷信,从心底开始相信问道人,对他产生了依赖。

        到了问道人的道场,我被请入后堂。

        入目景象让我分外惊讶。

        同样是上次我来的后堂,如今面目全非。

        墙壁斑驳,门窗破裂,地面凹凸不平。

        这里像是被风暴席卷过一样,惨不忍睹。

        我纳闷的等着问道人,想问他这里发生了什么。

        道人出现在我面前,形象令人忍俊不禁。

        原先盘在头顶的发髻已经散开,半边头顶没有了头发。

        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看行动,腿脚还有些跛。

        我小心的问他,怎会如此?

        道人气狠狠的看着我,说是我干的好事。

        我一头雾水,不明所以,这段时间我忙着平定长安,再没来过道场,怎么会是我干的好事。

        道人问我,是不是我让张鲁来的长安。

        我点头,难道是张鲁?

        道人说,张鲁和他分处两教,教义多有不同,张鲁对太平道在长安广为传播早有不满,这次到了城内就是和他来比拼教义。

        两人话不投机,最后动起手来。

        张鲁的实力绝对强,问道人吃了大亏。

        幸好最后张鲁收手,没有彻底将他灭绝。

        道人怪我让张鲁进入长安城,才发生如此之事。

        这能怪到我吗?以张鲁的实力,去何处不是轻而易举?

        道人摇头,称我有所不知,他们和张鲁之间有些限制,不能轻易打破,否则会引起整个世界的变动。

        而我属于不受限制之列,我的行为可以左右他们的限制,我的一句话比整个世界的规则还要管用。

        真的吗?我充满狐疑,我有如此大的能力?

        道人不再与我纠缠此事,他问我所为何来。

        我发自肺腑,衷心的感谢问道人的帮助,然后婉转道出,匈奴大军进犯的消息。

        道人纳闷,匈奴出兵干他何事,他一个教派负责人,与匈奴也没什么瓜葛。

        我为之气结,问道人故意发泄不满之气,明着装糊涂。

        为了不至于空手而回,我低声下气,请他给我出主意。

        大丈夫能屈能伸,想要在三国有所作为,该低头时就低头。

        道人看我还算有诚意,这才不再计较。

        他给我出了个以退为进的计策。

        他说,匈奴乃游牧民族,习惯四处迁徙,占不得城池,我们放一座空城给他们,用不了多久,他们自然就呆不下去了。

        我心头豁然开朗,我怎么就没有想到。

        我一心想着要如何与匈奴大军决战,就没有想到要避其锋芒。

        有了问道人的指点,我信心满满,有我从现代电影中学习到的经验,对付匈奴蛮人轻松之极。

        我们现代电影,《地道战》,《地雷战》,不就是避敌锋芒,削弱敌人,打击敌人的经典吗?

        何况还有我们在抗战时期,曾施行过的坚壁清野的绝招,哪怕匈奴骑兵强大,只要饿他们几天,猛虎也得变病猫。

        辞别了问道人,我率军出发了。

        李傕在安定有总数四万的骑兵,加上我率领的一万骑兵,总计也有五万之数。

        到达安定,李傕见我只带来了一万骑兵,非常不满。

        他问我,是否有心借匈奴人的手,消灭他这个隐患。

        我笑他短视,我是那种驱虎吞狼的无知之辈吗?

        李傕气恼的说我就是。

        我不理他,只问他是否想让匈奴大军无功而返。

        李傕答,当然想。

        我又问他,是否信得过我。

        他说信不过,可是他没有办法,只能听听我有什么建议。

        我说出了以退为进的建议。

        李傕诧异,这种办法是边塞民众通常所用的方法,每当匈奴军队进犯的时候,普通民众就举家逃离,避往他处,等匈奴撤军,他们再回来。

        可从来没有正规军,主动撤离过,没有哪支军队,一仗不打就放弃抵抗。

        我问他,若是和匈奴大军对决,有几分胜算?

        李傕回答,一分也无。

        多年来,每当匈奴入侵,他们就依靠边塞城墙,进行抵御,一般十负一胜。

        如今李傕军队不整,士气不振,当然是必输无疑。

        我说,明知战必是输,何必要硬抗呢,还是听我的,准备撤离为上。反正匈奴大军要是长驱直入,最先遭殃的也是长安。

        李傕看我说的在理,决定尝试一下,反正他是看不到取胜的希望,不如相信我一次,也许这正是对付匈奴大军的好方法。

        安定小城,除去军队,百姓并没有多少。

        李傕发起动员令,让各家各户收拾所有能带走的东西撤离,他们拿不了的东西,军队可以负责带走。

        也怪李傕,平时搜刮百姓成了习惯,百姓一听要走,收拾所有值钱的东西随身携带,带不走的重型器物,不是破坏,就是埋藏地下,总之不能交给李傕军队。

        城内百姓撤离,我们组织城外周边的百姓带走一切,带不走的就一把火烧掉。

        安定周围真正做到了一无所有。

        我们组织百姓撤往长安,有不愿意去的,也可以躲在山林。

        安定除了我们军队,已经成为一座空城。

        我让李傕安排军队在城边周围遍挖陷阱,毁坏道路,设置路障。

        匈奴想轻松到来可没那么容易。

        大军闲着也是闲着,趁匈奴军队到来以前,先挖好火坑,再等敌人来跳。

        做好了前期准备,我们就要和匈奴大军打一场有史以来另类的战争,一场对后世影响甚远的战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