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官家办事要讲究啊!
书名: 北宋大山贼 作者: 爱妃家的郑 分类: 穿越

        

        城墙一踏,大宋守军士气尽丧,根本挡不住荡虏军的冲锋攻势!

        基本上只要城墙一塌,荡虏军便可以对城池一鼓而下!

        在得知大秦已经兵临平林关之后,大宋君臣彻底慌了。

        什么和谈也顾不上了!

        “诸位爱卿,郑畏寒,要去江南避寒了,开封城的安危就交给诸位爱卿了。”

        赵构瞬间老毛病就犯了,准备和自己老爹赵佶一样跑去江南避寒。

        “陛下不可啊,陛下一走开封城人心尽散矣,如何还能守得住城?”

        宗泽赶忙阻拦道。

        “住口,郑的父皇在江南避寒,郑自然要承欢膝下,尽孝道,你们这是要阻拦郑去太上皇膝下尽孝道吗?”

        赵佶色厉内敛的说道。

        宗泽:“……”

        “陛下,吾等愿意伴驾左右!”

        满朝重臣齐齐说道。

        表示,官家您办事要讲究啊,跑路要带上我们哦~

        种师道:“……”

        两位老将对视一眼,都感觉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

        这大宋的官家怎么特么跟闹着玩似的!

        主动传位赵小佶,跪地请降赵小桓,膝下承欢赵小构!

        这老赵家是造啥孽了,一下子出现这么三个极品皇帝。

        赵构一甩袖子说道。

        “诸位爱卿可有敢担大任者,留于开封城,做好开封城的守卫工作的?”

        没有人搭话,赵构十分随意的将目光看向了鼓动他留下和凶悍的秦兵决一死战的宗泽和种师道。

        宗泽和种师道对视一眼,颇为无奈的说道出班奏道。

        “臣等愿担此重任!”

        “好,那郑便除去两位老将军的本部士兵外,留下三万禁军给两位老将军指挥,两位老将军万望保重。”

        “一定要守护好我大宋的国都啊!”

        赵构语气真挚的说道。

        但是,宗泽和种师道却是完全不这么想,你特么给我们柳三万禁军,还不如留三万头猪呢。

        大宋禁军的战斗力实在是有些……

        之所以嫌弃他们,禁军的战斗力弱还不是关键,但是架不住他们坑队友啊。

        一战即溃,阵前转进,闻鼓而逃,战中投降……

        留三万头猪最起码还能杀了吃肉,但这三万禁军还真特么不如不留。

        赵构当机立断,下令自己要去正在江南避寒的太上皇膝下承欢,孝敬太上皇,便带着一大批的文武重臣,以及几十万大军跑路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大宋新皇便逃离了开封城,开封城中除去那些实在没地方可逃的普通百姓外,就只剩下了宗泽和种师道皈下的大军。

        两位老人站在开封城残破的城头面面相觑,看着渐渐远去的大宋龙旗,心中却是无比的苦涩。

        “对了种经略,官家留下的三万禁军呢?”

        宗泽开口询问道,脸上满是疑惑。

        他琢磨着这三万禁军虽然不能用在战场上,但是用他们加固一下开封城的城防环视没问题的,便开口询问道。

        种师道有些懵逼的眨了眨眼睛。

        “我不知道啊宗相公,三万禁军官家不是应该交给你的吗?”

        两人再次对视一眼,眸子中的苦笑越发明显。

        大宋的这位官家还真是……

        只是,就在两人想要吐槽之际,一个身穿禁军衣甲的将领,带着以为英姿飒爽的女子,风风火火的来到了两人身前。

        “末将奉日军都统韩世忠,见过两位大帅!”

        “末将梁红玉,见过两位大帅!”

        韩世忠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字良臣,自号清凉居士。

        延安人,南宋名将、词人,民族英雄,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

        韩世忠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十八岁时应募从军。他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金朝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又在平定各地叛乱中作出重大贡献。

        韩世忠为人耿直,不肯依附权臣秦桧,曾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史称其“固将帅中社稷臣也“。累迁至镇南、武安、宁国三镇节度使,封爵咸安郡王。晚年杜门谢客,口不谈兵,悠游西湖以自乐。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韩世忠逝世,年六十三。追赠太师、通义郡王。宋孝宗时追封蕲王,位列七王之一。淳熙三年(1176年),谥号“忠武“。后配飨宋高宗庙廷。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是良臣啊,官家如何把你给留下了?”

        宗泽开口询问道。

        “回禀大帅,末将奉官家令,率领奉日军到两位大帅皈下听用。”

        韩世忠回答道。

        “奉日军何在?”

        种师道缕着胡须询问道。

        韩世忠的脸色稍微有些不自然,开口说道。

        “回大帅,奉日军现驻扎在城外。”

        说着,他指了指城外一处军营。

        种师道和宗泽顺着韩世忠指的方向看去,只看到一处不大的营垒,里面最多能驻扎几千人,绝对不可能驻扎的下三万人的奉日军。

        “怎么就这么点人了?人都到什么地方了?莫不是畏战做了逃兵!?”

        种师道蹙眉说道。

        “回大帅的话,大宋禁军究竟是个什么样您是知道的,三万人在编制上确实是三万人,但也就只是在编制上。”

        “这其中七八成是只存在于纸面上的。”

        韩世忠一脸为难的说道。

        “是啊大帅,您可不能怪我家相公,大宋的禁军是什么样,您二位应该是最清楚的。”

        梁红玉也是有些泼辣的说道。

        她的性格有些泼辣,不过她是将门出身,还曾沦落于教坊司,有这样的性格实属正常。

        梁红玉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其实在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

        “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

        后结识韩世忠,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起义后的庆功宴上,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世忠的正妻。

        “红玉,不得对两位大帅无礼!”

        韩世忠瞪了一眼梁红玉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