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任性的陈言
书名: 北宋大山贼 作者: 爱妃家的郑 分类: 穿越

        

        所有人对着坐在大殿上方的陈言行礼道!

        “吾等,见过大王!”

        陈言微微颔首,脸上的表情也满是笑意。

        “诸学子平身!”

        “科举为国之大事,大秦第一次举办科举,可能有某些地方有不当之处,还请诸位学子莫要记怪。”

        “谢大王恩典!”

        诸学子齐声说道。

        陈言沉吟了片刻之后说道。

        “诗词歌赋再好,文章辞藻再华美,对治国安邦,辅佐君王无丝毫之益处。”

        “今日殿试,孤不考你们诗词歌赋,不考你们明史经义,只考你们策论。”

        “孤出一道题,学子们可以任意发挥,不限文体,不限字数,即使是全篇白话文也好,各自从你们自己所选择的科目为切入点,来进行答题。”

        陈言话音落下,大殿中的学子们都有些懵逼。

        卧槽,我们准备了这么长时间诗词文章,你说不考就不考了?

        大宋的科举和明清时候不同,这时候程朱理学还没有成为显学,八股文章也还没个影子。

        这时候的科举,重点是在诗词歌赋上的,接下来才是策论和明经。

        而陈言一句话,直接把殿试上,诗词歌赋的环节给整没了,这让这些学子如何能不想骂娘!

        但是,他们即使是再怎么想骂娘,也是不敢说出来,只能是自己腹诽……

        一旁的礼部尚书程卫张了张嘴,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好,果然陈言还真特么在科举这件事情上整出了点幺蛾子来。

        “先给文科的学子出题吧,论历朝历代以来,亡国的原因!”

        文科学子:“……”

        他们忍不住想骂娘,大王,您老不感觉这命题有点太大了吗?他们不敢答啊!

        “接下来便是武科,论如何遏止北方蛮夷做大?”

        武科学子热泪盈眶,陈言给他们出的这题虽然也很大,但是和文科学子的比起来,是真尼玛良心题啊。

        “明律科学子们听好了,论法大还是人情大?”

        明律科学子抽了抽鼻子,想哭,倒不是说这题有多难,而是这个世界上总算有人理解法家的思想了。

        参加明律科的学子,几乎全是那种披着儒家外皮的法家学子,对这种问题,心中却也是早已有了腹稿。

        “工科学子们听着,论为何苹果成熟后会掉到地上?雨是往下落的?”

        陈言说道,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万有引力定律。

        陈言把题出出来,也只是为了难为一下应考士子,开阔一下他们的思维而已。

        还真没准备有人能够答出来,只求有人能有一个大概的设想,陈言就谢天谢地了。

        至于说明算科的学子,更是简单,陈言给他们的不是一道题,而是一份卷子。

        什么鸡兔同笼,什么不同的方向跑操场,什么给水池子一边出水一边放水……

        试卷的难度绝对不低,想到于后世小学六年级的试卷了,能够全部答对的士子也绝对不多,陈言还是哪个目的,准备开阔开阔考生的眼见。

        “时间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之后收卷,各位士子好好做题。”

        陈言安抚了一下殿中的考生们,然后便在赵承安的等一众内侍的簇拥下,施施然的走出了大殿。

        ……

        陈言走后,考生们虽然都是面露愁苦,但还是尽力答题!

        今日科举殿试,陈言这个大王可以任性,但是今日的事情关乎他们自己的前途,他们可丝毫也是大意不得。

        所以,即使是今日陈言给他们出的题再刁钻,再怎么搞出点幺蛾子,他们也会乖乖受着。

        一个时辰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士子们纷纷搁笔,叫了试题,有人面色担忧,有人却是面露喜悦人生百味,不一而足。

        交完卷子,考生们便被安排在了一处偏殿中休息,陈言和大秦的诸多的朝臣一起,开始批阅考生们的试卷。

        礼部尚书程卫,内阁首辅温海生,礼部诸多郎官,就是陈言钦点的副考官。

        考生交上来的试卷首先是由他们过一遍,然后再将看得过眼的试卷交给陈言御批。

        陈言手上拿着一张试卷,试卷上字写的很不错,字体周正,笔力雄浑锋锐,以字看人,试卷的主人应该是一个很严谨的人。

        陈言目光看向了试卷上名字的位置,然后在看到那个名字的瞬间,张大了嘴巴。

        岳飞,字鹏举,河北西路人士……

        陈言揉了揉眼睛,岳飞?

        是那个岳飞吗?

        史料记载,岳飞是相州汤阴县人士,也就是河北西路人,字也合的上,应该是同一人无疑。

        不过历史上,此时的岳飞应该刚刚在河东路投军才对,怎么会来到大秦参加大秦的武科科举?

        忽然,陈言咧开嘴笑了,心中升起一丝喜意!

        看来自己当初接受大宋的封赏的选择没错,否则的话如果自己还是个反贼,岳飞这种国之忠良又岂会来投靠自己。

        有的时候,大义的名分真的十分重要!

        陈言压住心中的喜意,目光看向了试卷,他想要看一看这位一手将大宋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续命了百多年的天生将帅,能为自己带来怎么样的答案。

        武科的题目是,如何遏止北方蛮夷做大?

        自三皇立国,五帝开疆始……

        不得不说,虽然陈言说文体不限,白话文也可,岳飞的文章功底还是十分不错的,一份答卷不说是风采斐然,也是颇为通顺。

        最起码,让人读起来很舒服。

        他给出的战略是,复燕云而收河套,整修长城沿线,巩固关防,练骑兵,储备兵甲粮草,伺机北上打击做大蛮夷……

        若只是这样的话,就没什么新意了,几乎全部的武科考生都能答得出来。

        但是,岳飞不愧是岳飞,后面的才算是真正的让陈言耳目一新的东西。

        先顺辽西走廊北上,平定辽东之地,屯重兵于辽东之地,以辽东为手臂,配合燕云之地大军出塞,夹攻草原蛮夷。

        换句话说,也就是占据辽东,然后在辽东屯驻重兵,在长城沿线大军出塞之际,辽东之地也配合出兵,相互夹攻草原,来打击草原上做大的蛮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