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救援潞州1
书名: 大唐潜龙 作者: 粉金 分类: 穿越

        

        李药师笑道:“夫人可是想到洛阳?”

        出尘原想,隋代以来洛阳即是东都,宫室早已完备,迁都相对简易。

        然她略一斟酌,便明其理:“是了。

        砥定河洛全靠秦王,当初又有『居于洛阳,自建旌旗』之议。

        如今洛阳全是秦王势力,太子、齐王、裴寂怎会愿意将都城迁到那里?”

        李药师击掌激赏:“的是!”

        接着问道:“山南却怎么说?”

        出尘娇笑道:“师父又来!”

        然她寻思半晌,神色却凝重下来:“山南,那可是赵王势力啊!”

        此次朝议迁都,必不肯迁至秦王势力范围。

        中枢属意山南,显然认为赵王并不倾向秦王?那么⋯⋯

        李药师神色也凝重下来:“是啊。

        这盘局,我也尚在琢磨啊。”

        迁都之议,朝臣自非人人赞同,却无人敢犯颜直谏。

        李世民只得亲自表态:“戎狄为患,自古有之。

        想我大唐建国以来,精兵所向无敌。

        如今若是只因突厥扰边,便遽然迁都以避,岂非贻四海之羞,为百世之笑乎!”

        “贻四海之羞,为百世之笑!”

        李渊听得心头一震。

        他毕竟是一代开国雄主,登时决定放下顾全太子、齐王的私情,改由大处着想,停止迁都之议。

        李建成、李元吉却不甘让费心策划的迁都之议就此烟消云散,他们联络内宫妃嫔,在皇帝耳边浸润:“突厥虽然屡为边患,但其目的不过就是财物,给些货赂自会退兵。

        如今秦王托言抵御外寇之名,欲行总揽兵权之实,只怕意图谋篡啊!”

        出尘听到此处,不禁笑出声来:“如若当真给些货赂自会退兵,当初又何须建请迁都?”

        每与爱妻聊谈时政,李药师总有“得妻若此,夫复何求”之叹。

        此时他一番激赏之后,继续将自己所得的讯息说与出尘知道。

        剿灭辅公祏后,大唐一统天下的格局已定。

        突厥颉利、突利二位可汗,一则见受其扶持、与李唐敌对的各方势力,可说已全被歼灭;再则又见李唐皇室诸子阋墙。

        他们深知若不趁此内斗之隙予大唐以重创,往后可能再无机会。

        遂在武德七年八月倾尽全国人马,由原州、忻州、并州、绥州等多路,大举入寇。

        突厥飞骑疾速南驰,薄近渭水北岸,长安戒严。

        李渊诏李世民、李元吉出兵御敌,在豳州南方的五陇阪遇上颉利、突利的万名铁骑。

        当时关中霪雨已久,粮秣无法运行。

        唐军疾行跋涉,已然疲惫不堪。

        加上军需器械受潮,难以发挥功效。

        因此京中朝臣将领,大都认为此战堪虞。

        前线将士,包括李元吉在内,更是惊恐。

        李世民却很清楚,皇室阋墙并不是李唐专利。

        颉利与突利之间,同样相互猜忌,矛盾对立。

        李元吉既不肯出战,李世民便独自应敌。

        他率百名精骑驰往敌前,对颉利、突利叫道:“我国已与可汗和亲,约定彼此互不侵扰。

        今日贵国何以负约,深入我国领域?我乃大唐秦王,素知可汗能武,便请出阵与我独斗。

        如若不然,贵国纵以大军袭我,我也仅以此百名精骑应战,便足矣!”

        这里“和亲”指李唐将宗室女嫁给处罗可汗的长子郁射设阿史那摸末。

        颉利不清楚唐军虚实,笑而不答。

        李世民再度引骑前行,遣人对突利叫道:“你我早有盟约,遇有急难当彼此救援。

        如今你却引兵相攻,如何竟无丝毫香火之情!”

        突利亦不回答。

        颉利原以为唐军必不敢战,此时见李世民轻骑出阵,又听到“香火”等语,不免怀疑突利另有图谋。

        突利之妻是隋炀帝的幼女淮南公主,她非但不敌视李唐,更有位姊姊是李世民的侧室。

        此时李世民三度引骑向前,即将涉渡沟堑。

        颉利赶紧制止:“秦王无须渡堑,我来并无他意,只希望与贵国重申旧有盟约!”

        当即领兵略为退却。

        此时豪雨愈下愈大,李世民却率唐军连夜冒雨行进,突厥不免大惊。

        李世民又遣人去向突利陈述,或战或和之间对于他的利弊。

        突利但觉深合己意,表示愿与大唐结盟。

        此时颉利意欲出战,突利却不肯配合。

        颉利只得遣突利与从叔阿史那思摩去见李世民,请求议和。

        李世民应允。

        突利则表示希望与李世民结为兄弟,李世民也同意。

        于是彼此订立盟约,双方撤军而去。

        出尘倾听夫婿陈述,早已数度血脉贲张。

        此时叹道:“秦王殿下伐谋、伐交、伐兵,入彼之间,攻彼之虚,真人杰也!”

        这次事件之后,突厥依旧骚扰频仍,然不再是举国倾巢而出。

        各地唐军面对区域型的战役,虽然互有胜负,但大抵能将突厥阻于国境之外。

        因此突厥气焰,已然大不如前。

        其后九个多月,唐室与突厥之间没有再度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吐谷浑、党项、羌、獠等部,虽也时而寇边,但边防驻军便已足堪应对。

        时序进入武德八年。

        此年六月,颉利进寇灵州。

        李渊得报,以张瑾为行军总管,温彦博为行军长史,出御突厥。

        至七月,颉利再寇恒州,边防驻军无法抵御。

        皇帝先前已命姜行本截断石岭道,以阻突厥南下,此时又命张瑾屯石岭、李高迁趋太谷,同时命李世民出蒲州。

        然至八月,突厥已强行越过石岭,寇掠并州。

        接着进攻灵、沁、韩、潞等州。

        李渊急诏李药师率江淮诸州之兵出潞州,又遣任瓌屯太行,以御突厥。

        当时将扬州治所移至广陵的相关工事,李药师已经完成,李孝恭却迟迟不肯搬迁。

        朝廷先前已将李药师升任安州大都督,但他尚未赴任,又接获出兵抵御突厥的诏书。

        在此之前,大唐在长江流域只设三处大都督府:上游的益州、中游的荆州、下游的扬州。

        这新建的安州大都督府,位于荆州与扬州之间。

        这些“上州”的大都督不是亲王便是郡王,李药师非常清楚,皇帝以自己为安州大都督,是要他完成建置大都督府的任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