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15节

        毕竟就算大明要并吞安南,也得有人来治理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虽说以夷制夷不大好听,但能做制人的那个,谁又愿意做被制的那个呢?

        但,这恐怕还是不够吧

        很快又有人疑问

        “宣光的武德恭虽然也有不少兵马,但毕竟不在东京城中啊……”

        陈桂淡淡解释道

        “郑祚不是缺兵缺粮吗?不是天天如坐针毡吗?”

        “宣光距离升龙府不远,可以让武德恭过来支援嘛。”

        众人这才算是明白过来,这是召董卓进京啊

        可是郑祚当真有这样蠢吗?

        陈桂继续道

        “由不得他,城中缺粮不是假的,就算他疑虑武德恭的兵马,武德恭的粮他也一定是想要的。”

        “为今之计,郑祚的唯一出路,就是尽可能的坚守升龙府,以期待澜沧那边的援军打过来救他,所以这最后的稻草,就算万般疑虑,也肯定要接。”

        “那我们应当如何做?”

        有一名户曹官员问道

        陈桂严重仿佛能渗出火焰

        “给郑祚加把火!”

        “如何加把火?”

        “城中粮仓在何处?”

        言尽于此,众人皆已明白,纷纷告退

        数人在这偏僻院落,悄悄分离,生怕引起旁人注意

        虽然在郑氏专权的安南,军头才是老大,文官基本没啥话语权,所以也不会引发太大注意,但陈桂本人毕竟高居礼曹主官,哪怕没有实权,也不能掉以轻心。

        而几人离开以后,陈桂又冷着脸起身,拉开屋子后面的竹门,却见内里另坐着一位其貌不扬的中年人,正静静斟茶,桌边一副黑白围棋,却是自己和自己下。

        显然是将刚才的一番言语,不落一字的听完了。

        “雷佥事,接下来的事情,老夫可就帮不上了。”

        第64章 谋城(下)

        其人正是大明锦衣卫指挥佥事,雷汜

        随着北伐战争结束后,锦衣卫的工作发生了很大调整

        毕竟过去八年,锦衣卫都是为了满清这个强敌而建设和发展的,现在满清没了,虽说任务轻了不少,但总的工作方向还是不变的。

        那就是对外军事外交情报,和相应的特务工作

        朱由榔手中的锦衣卫,和过去的厂卫不同,过去的厂卫,权责太过模糊,完全取决于圣眷,而且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而现在的大明锦衣卫,与其说是之前那种特务机构,不如说更类似于后世的军事情报局,如苏联的格鲁乌,或者美帝中情局。

        专门负责对外情报,当然,对内情报机关也是有的,挂在中书署名下,但两者职能泾渭分明,类似于fbi和cia的关系。

        只不过,满清覆灭以后,锦衣卫失去了这个最大的假想敌,整个军事情报资源,也就拆分成了许多块。

        不过朱由榔也没有亏待在抗清战争中,立下赫赫功勋的锦衣卫

        锦衣卫的级别被再次提升,从指挥使司,提升到都指挥使司的级别

        朱由榔的心腹老人,赵纪担任正二品都指挥使,其下有都指挥同知、佥事。

        而后,都指挥使司下辖四个指挥使司

        分别是西北指挥使,西南指挥使,南洋指挥使,东洋指挥使。

        分别负责,对准噶尔、叶尔羌、和硕特蒙古诸部;对东南亚诸国,西藏,乃至于印度方向;对南洋诸岛国,以及西方殖民者的亚洲基地;对朝鲜和日本,主要是日本德川幕府。

        等四个情报方向

        雷汜以都指挥佥事衔,兼任西南指挥使,就是为了此番东南亚战事而来。

        按照朱由榔给锦衣卫定下的工作原则

        锦衣卫的情报工作,永远都必须走在国家战略之前

        情报工作不同于打仗,越早作部署越好

        否则事到临头才知道抱佛脚,就晚了

        锦衣卫都指挥使司专门设立有情报评估机构,用于分析评估大明周边各个势力,可能的威胁程度。

        然后以此来分配锦衣卫的工作方向

        故而,对安南诸国的情报工作,从光烈八年,北伐胜利以后就开始被锦衣卫重视了。

        相较于以土着为主的缅甸、暹罗等国,安南由于此时和大明还属于“同文同种”的藩属国,又有大量海贸来往,反而最容易渗入。

        从当初北京城那点事儿以后,雷汜已经四五年没有活动筋骨了,这次对安南的工作,本来不需要雷汜这个级别的锦衣卫高级将领来组织,但雷汜还是主动请缨。

        陈桂一介文官,能够有如此底气,就是因为,他在两年前就和雷汜这边搭上线了。

        雷汜放下手中茶具,笑着安慰道

        “陈主事放心,我大明天子,向来宽宏大量,此番事了,其他不敢保证,保黎氏一个富贵闲人,断然是不会差的。”

        陈桂心中还是有些不放心,接着问道

        “你们在城中有多少人?真够向郑贼发难,夺城?”

        雷汜只是微笑不语

        陈桂长叹,也不知自己所作所为,算是为旧主报仇,还是给外贼带路。

        只能说,问心无愧了

        -------------------------------------

        “武德恭?他突得进来吗?”

        郑氏幕府之中,郑祚高居首位,眼中布满血丝,许是多日没有睡好了

        这些天,明军完成合围后,也没有太多动作,只是发起了一两次试探性进攻,被越军挡了下去,便再无动静。

        但越是如此,郑祚心中越是焦虑

        如果明军直接不顾一切,强攻升龙府城,他反而还没这样焦虑

        原因很简单,如果明军选择先拿下升龙府,再对付澜沧军,那么郑祚只需要强自死守城池即可。

        只要能守住,届时澜沧援军抵达明军侧后威胁,对方就不得不撤军

        可如今明军却是围而不攻,做出一番要“围点打援”的态势来,反而让郑祚心惊。

        这样一来,一方面围久了,城中粮食供应不及,另一方面,明军也能腾出手来对付澜沧军。

        那样郑祚可就真是万劫不复了

        所以,当听到武德恭能率部过来支援,他心中还是不免涌现出希望

        就像一个溺水之人,胡乱挣扎,又哪里顾得了手边抓住的,到底是浮木,还是毒蛇?

        他已经顾不了太多了

        麾下禁军主将,李琦回应道

        “明军既然是打算先围住升龙府不攻,想必不少兵力都得抽调出去,应对澜沧军打援,如此一来,武德恭说不得还真有机会。”

        这话说得不差,武德恭作为安南东北方数一数二的军头,手中还是有四五千军力的。

        这些人马,若是和明军面对面厮杀,当然不堪一击,但如果在城内策应下支援进城,理当还是有机会的。

        更重要的是,武德恭能从宣光那边,带来最为宝贵,也是升龙府最需要的粮食。

        宣光本也是红河平原边缘,产粮不少,武德恭又多年跋扈自雄,很少给上头纳贡,手中存粮绝对不少。

        只要能带来两三万石,便可解燃眉之急

        届时,又有了粮食,又有了生力军的升龙府,可以主动出击,吸引明军回援,再和澜沧军一起,来一个中心开花,事情说不得还有转机!

        但郑祚虽然别无他法,却也还是下意识的提出最后一个疑问

        “武德恭这般慷慨,总不能无所求吧?”

        李琦小心翼翼看了坐在上首,面色苍白,眼含血丝的郑祚,小心翼翼道

        “武德恭说……须封他为宣光王,割东北数府隶之,还要谅山以东的全部府县……”

        听到这里,原以为郑祚会暴怒发作,却没曾想其人居然哈哈大笑起来

        “既如此,便让人回复与他,本王不仅让他做宣光王,若是日后莫氏旧地收复,那二百里之地,一并与他!”

        “战事之后,本王与他结为儿女亲家,以后,同享富贵!”

        “大王英明!”

        众人皆俯首称是

        不是没有聪明人,看不出郑祚这点拉拢人心的手段,恐怕很难真的骗得到武德恭效命。

        也不是没人看出武德恭此番绝对所图甚大

        但那又有什么办法呢?事已至此,别无他路。

        第65章 谋国(上)

        澜沧,又称南掌,既是今天老挝的前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