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也有人问,主播会不会再度遇上胡须海豹群?因为胡须海豹群是群岛土生土长的本土海豹,算得上邻居了,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

        梁军道,“谁知道呢,不过要是下回叫我再遇上那几头200斤的小赤佬,我一定要以牙还牙!狠狠咬它们脑袋一口!”

        他在公海豹围攻下吃了亏,他扬言,下次再碰上这几头公海豹,它们怎么咬他的,他也得原样咬回来!

        一定!

        网友们已经想象到,主播死死抱住几头公海豹,愤怒地啃上胡须公海豹光溜溜的大脑袋,又惨又好笑。

        不要啊!主播你的报复欲也不用那么强。我们怕吃亏的还是你啊!光溜溜的茶叶蛋头,真的很滑溜嘴,不好啃。

        梁军和网友谈笑间,已经走到不远处有人对空鸣枪的位置,他缓缓扫视周围,原本没瞧见有人。

        突然,礁石后转过来一个裹着满头防风装备的男人,吓了他一跳。

        身穿全套防风装备的男人,年纪似乎很大,一看就在群岛本土生活很久了。他嗓音嘶哑低沉,竟然说起中文。

        “北极直播间。你好,我是你粉丝,可以称呼我叫陈工。”

        梁军愣住。

        全直播间网友们也愣住。

        什么?

        一位看起来在群岛驻扎很长时间的年老男子,竟然说是主播的粉丝?

        这怕是最硬核的奔现面基了!

        梁军微微一愣,赶紧表达感谢。

        “谢谢你陈工,刚才鸣枪帮我惊退了海豹群。”

        他下意识说出感谢的话,但脑袋里还是晕乎乎的。

        在人迹罕至的斯瓦尔巴群岛,还有科考队以外的东方人?

        而且,看起来这位东方人已经在本地住了很久,风尘仆仆,浸染冰霜,就连防风保暖帽都有好大年岁了。

        陈工咧嘴一笑,他扫了眼梁军身后的小白熊,和雪狼崽,也没多说什么,就示意梁军跟着他走。

        梁军此刻有些懵,他抱着两头小家伙,上了对方的雪橇车,才发现,拉雪橇的狗只有3头。

        可以说是十分少,而且少到他都不好意思坐上去。

        “主播,你会不会遇上骗子了?”

        “嘶!我觉得有林中小屋的既视感,恐怖片。”

        “他会不会专门喜欢细皮嫩肉的年轻小伙,把主播骗去荒无人烟的小屋子,然后突然举起高大电锯?”

        “电锯惊魂?”

        “喂!你们别这样!我慌!”

        ……

        三头爱斯基摩雪橇犬拉得气喘吁吁,梁军抱着小白熊和雪狼崽坐在雪橇车上,内心都十分不安,还愧疚。

        一般雪橇车的雪橇犬都有6头,再不济也有4头,凑个双数,条件好一点的大雪橇会配备8条雪橇狗。

        现在,只有3条年老的瘸腿雪橇狗。

        梁军坐在雪橇车上,屁股是坐如针毡,内心被称为“良心”的热乎玩意儿咚咚跳动。

        他看着把雪橇车留给他的陈工,又看见陈工为了减少雪橇车重量,独自撑起滑雪板跟上雪橇狗车,内心更复杂了。

        叫陈工?应该是姓陈,职业是工程项目人员,才会自称为陈工,工只是个职业名称而已。

        能独自留在北极群岛,在恶劣生活条件下居住那么久?这位陈工会是什么来头?他又为什么要帮助自己,还看北极直播间?

        一个个疑问绕在梁军心里,不能平静。

        小白熊窝在梁军怀里,发出细长轻鸣。

        袄~!

        细长温暖的鸣叫,像是在安抚梁军。

        梁军低头揉揉小白熊的脸盘子,笑道,“没事儿,我一个壮小伙怕什么,又不是大姑娘。”

        陈工驱赶雪橇车赶路,把梁军送到巴伦支堡一处破旧却干净的小屋前。

        巴伦支堡,是群岛的一处小镇,仅有30户居民。巴伦支堡虽然是废弃的矿业小镇,到今日依然弥漫着浓厚的矿业氛围。

        梁军看了看3d完美软件地图,发现行进的地图在持续拓展。

        原本西北方地图是一片灰蒙蒙的黑暗,现在他站在巴伦支堡居民区,地图西北方被点亮。

        一片片冰原冰川的卫星拍摄实况出现,无比壮阔美丽。

        开地图了,爽!

        梁军刚推门进屋,就收到陈工给他递来的一张照片。

        照片是黑白色的,可能为了节约成本,照片后被仔细地写上一句话:

        【拍摄到有爱的画面,运气很好】

        正体字铿锵有力,有铮铮傲骨。

        梁军翻转照片,看见,黑白照片上,赫然拍下他和母海豹的互动。

        硬塑料管线被剪下,斑驳的塑料管线带着碎肉和血痂被丢在礁石滩上,照片上年轻人额头手背都是伤痕,外套也被撕裂坏。母海豹亲昵又抱歉地蹭蹭他宽大的手掌心。

        表情撒娇,还带着愧疚歉意。

        蹭蹭,贴贴脸。

        无比有爱的画面,十分温馨美好。

        网友们看得心都化了。

        照片上的年轻人,正是梁军。

        他们没想到,这位看起来像是德州电锯杀人狂的古怪老汉子,竟然有着如此细腻的心思,和温情温柔的一面。

        梁军本以为,这张照片是要送给他的,没想到陈工毫不客气地把照片从他手里抽出来,二话不说就挂在墙壁上。

        梁军:“……”

        额,这位老哥怕不是好久没有和人相处,都不知道该怎么和人相处了吧?

        他心里对这位陈工,更是好奇。北极群岛的东方人,不是科考人员就是短期游客,但这位老人家怎么生活在这里那么久?

        陈工把照片挂在墙壁上。

        梁军望向墙壁,突然眼睛震惊瞪大。

        他这才发现,墙壁上密密麻麻竟然全部都是照片,是一面照片墙!

        泛黄的老照片,几乎全是黑白色,并带有年份,记录时代的沧桑和久远痕迹。

        1947年,北极东方先驱冯先生只身进入斯瓦尔巴,赠与《余在北欧时所见之北极光》。

        北伐军采用短波通信的工作,亲赴北极收集数据资料。

        70年代陈工同一批科考人员在追北极光,陈工在照片上是那样的年轻,无畏,神采飞扬。

        第166章 追光北极光语者在传承

        70年代同期,科考项目中道被喊停,陈工选择留在岛上,进入巴伦支堡矿业小镇,投入开矿时代。

        原本的科考工作者,冯先生亲手教导的徒弟,不得不暂停科考,不得不留在当地,委曲求生,投身当年忙碌、热火朝天的采矿业,成为灰头土脸的雇佣矿井工人。

        再后来,巴伦支堡矿业被喊停,热闹的矿业基地被废弃。

        时光倒转,沧海桑田,昔日雄心壮志的科研学者已经繁华老去,成为一位古稀老者。

        ……

        一张又一张沧桑的历史印记,让梁军脑中“轰”如平地炸响惊雷,他不敢相信地缓缓转过头,望向近在眼前的陈工。

        他颤抖嗓音,喊出70年代已经消失的北极一代科考先驱。

        “陈,陈院士?”

        瞬间,全直播间网友们头皮发麻,背脊激起鸡皮疙瘩。

        嘶!

        北极第一代东方先驱冯先生的徒弟,当年赫赫有名的陈先生!消失在70年代长河里的科考先驱陈院士,竟然重现在北极废弃矿业小镇,成为一名被时代抛弃的废弃矿井工人?

        所有人瞪大眼,震惊到说不出话。

        他们同时感觉到无比愤怒,十分焦躁的愤怒。

        东方一代北极先驱,为什么沦落到现在的凄凉地步?

        明明应该他所到之处,光芒万丈!但现在,他却是如烂在泥潭里的人,被时代遗忘。

        为什么?!

        所有粉丝都愤怒了,悲愤。

        北极先驱英雄,不应该受到这等待遇!

        梁军眉头紧锁,神情凝重地望向陈工,他鼻子哽咽,缓缓伸出手,紧紧握住陈工粗糙粗粝的大手。

        紧紧握住,紧紧握住。

        这双大手经历过风霜尘朴,裂开密密麻麻的血口子。

        愈合,再裂开,愈合,再裂开……

        梁军眼里饱含热泪,缓缓给陈工鞠躬。

        恭敬的鞠躬,梁军面朝地面,早就哭得泪流满面。

        他死死咬住薄唇,哽咽道。

        “不用说,陈院士,我知道,那段历史我知道!”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