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9章 越王,迎废太子贤即位

        

        萧府门前,当李绚拿出萧府令牌的瞬间,萧德昭眼睛瞬间瞪了起来。

        “萧侍郎看样子是认识这令牌的,那么它是谁的?”李绚目光微眯,死死的盯住了萧德昭,今日之事,萧家并非无辜。

        萧德昭想要开口说什么,但却迟迟无法开口说一个字。

        整个萧家会不会被满门抄斩,就在他的言语之中。

        萧德昭目光下意识扫向跪了一地的家中下人,最后轻叹一声,终于说道:“这令牌是家中管事萧渎的。”

        “他人呢?”李绚紧跟着追问。

        “萧淮,你说?”萧德昭目光死死的盯向一名五旬的管事。

        萧淮趴在地上,满脸茫然的抬起头,作为萧府的大管家,他到现在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熟悉的令牌出现在眼前,萧淮微微抬头,就看到了李绚冰冷的眼睛。

        萧淮瞬间就是一个激灵,然后低下头,有些慌乱说到:“回禀老爷,回禀大王,令牌的确是萧渎的,不过他在六月份就返回南兰陵了。”

        “常州叛乱。”李绚转头看向萧德昭,轻声说道:“萧侍郎,五月的常州谋逆案,萧家不会也有人牵连进去吧?”

        “没有。”萧德昭一句话说的斩钉截铁,直直的看着李绚说道:“下官家中的人,大多都在外地任官,在老家并不多,只有每年六七月份粮食收割的时候,才会回去收割缴税。”

        “嗯!”李绚轻轻点头,萧德昭话里的意思是说,萧家已经在大唐天下各处为官,根本就不要叛乱什么的。

        李绚转过头,看向萧淮,问道:“你最后一次收到萧渎的消息,是在什么时候?”

        萧淮微微一愣,随即脸色难看的说道:“三日之前。”

        李绚笑了,轻声说道:“看样子萧渎根本就没有回常州,而是依旧在这里,在洛阳。”

        萧德昭眼睛瞪着直直的,如果真的是如此,那么……那么他们萧家阴谋叛乱的事情……

        萧德昭猛然转身,死死的盯向了旁边一名身体在不停颤抖的中年男子,然后大踏步的走过去,一脚将其直接踢翻过去,又是愤恨,又是不甘的怒骂道:“逆子,你究竟做了什么?”

        看到萧德昭恨不得直接杀了自己的模样,李绚微微摆摆手。

        两名黑甲骑兵立刻上前,拉开了萧德昭。

        李绚则是走到了那名中年男子的身前,眼睛冷冷的看着他:“萧家四郎,萧灌,这么说来,萧渎应该是和伱的关系最好了,那么现在说说吧,萧渎究竟藏在哪……也不对,都已经有你了,还需要萧渎做什么,来人。”

        两名千牛卫上前,拱手道:“大帅!”

        “好好招呼招呼,让这位萧四郎,好好尝一尝我们千牛卫的手段。”李绚一摆手,两名千牛卫便已经上前直接抓起了萧灌,然后拖着他就往后走。

        “不要,不要,阿耶救我,阿耶救我。”萧灌顿时忍不住的惊慌的挣扎了起来,千牛卫的手段,在这些世家子当中是出了名的可怕。

        刑部,大理寺的大狱,进去了,还有不小的机会出来。

        但是千牛卫,几乎进去了就是死路一条。

        李绚转身看向萧德昭,眼神冰冷的可怕。

        原本想要说什么的萧德昭,顿时无奈的低下了头。

        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他还能说什么呢。

        他现在应该想的,是整个萧家,在这件事情上究竟牵连有多深。

        突然,萧德昭冷不丁的打了寒颤。

        仿佛想到了什么极为可怕的事情,低着头,浑身忍不住的颤抖起来。

        一身历经无数的兵部侍郎,竟然被眼前的事情吓的浑身颤抖,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想到了什么。

        李绚平静的抬头,仅仅几十息的时间,旁边的厢房里,便已经发出了一声痛苦的惨叫:“啊!”

        一声之后,是疯狂的喊叫:“我招,我招。”

        李绚轻轻抬手,一名录事便已经快步走了进去。

        李绚眼神瞬间凛然起来,目光看向萧德昭。

        身为兵部侍郎之子,萧灌做事自然免不了要打老爹的名头。

        可即便是如此,有很多关卡也不是说过就能过得去的。

        这里面免不了要有私情,免不了要上下打点。

        从常州到洛阳,这一路上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关卡,不知道有多少人牵涉进去。

        河南县,洛州府,甚至搞不好监门卫,金吾卫,有多少人要被牵涉进去。

        除此之外,想要谋逆,少不了兵刃,战甲,弓弩和战马,这些东西也不是轻易就能够拿到的。

        光是这些,里里外外可能会牵扯进去的,便已经不计其数了。

        突然,萧府后院之中,传来一片喧哗声。

        随即,苏宝同快速的从院落深处跑出,脸色兴奋的对着李绚拱手道:“大帅,找到了,找到了,一共十箱,四十副锁子甲。”

        李绚轻叹一声,看向萧德昭,轻声道:“一甲顶三弩,三甲入地府,萧侍郎……”

        “噗通”一声,萧德昭已经直接晕了过去。

        “来人。”李绚侧身,身后数百名右卫骑兵同时拱手:“末将在。”

        “全面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带文字的信件。”

        李绚直接摆手,下一刻,无数的黑甲骑兵已经如同黑色潮水一样的涌入了府中。

        ……

        天色黑暗,火光通亮。

        萧家老老少少,除了萧德昭以外,其他不管男女老少,全部都被绳索绑缚住了双手,跪在地上。

        卢修,宋璟,袁嘉祚,胡闰等人全部都脸色铁青的站在一侧。

        十个棕木箱子被打开,里面满满的都是锁子甲。

        在一旁的地上,还有一大堆的长弓硬弩,弓弩虽然多了一些,但超制不多。

        但即便如此,在眼下这种处境中,多的任何一把弓弩,都有可能要了萧德昭一家老小的命。

        冷色的反光冲入李绚的视线当中。

        是堆了一小堆的兵刃,不过这些兵刃正常情况,是不会计入谋反之物中的。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后方传来。

        右金吾卫中郎将黄平,带着手下,快速的从坊门而来。

        来到萧府门前,黄平立刻跳下马,然后对着李绚拱手道:“启禀大王,城中所有逆贼据点已经被破获,击杀逆贼四十七人,生擒三十六人,其中萧渎被活捉。”

        “安抚好死伤的弟兄们,一应支出兵部来出。”李绚微微点头,然后说道:“人犯交给千牛卫审讯,毕竟他们才是专业的。”

        “喏!”黄平兴奋的拱手,擒杀逆贼,这份功劳足够他和他的手下兄弟们,好好的大进一步。

        李绚摆摆手,黄平快速的走到袁嘉祚的身前,将一本厚厚的本章递了过去。

        袁嘉祚只能够无奈的接下。

        今日之事,虽然所有的文案都是千牛卫所做,但最后签名登录的却都是袁嘉祚。

        “吱呀”一声,侧框的厢房门打开,苏宝同快速的从里面走出,身上还带着一丝血迹。

        “回禀大帅,所有重要疑犯已全部审计完毕,口供在此。”苏宝同拱手将一夜辛苦劳作的结果奉上。

        李绚轻轻摆手,道:“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回禀大帅,逆贼计于端午和陛下封禅泰山两日,起兵攻打皇宫,然后迎废太子贤即位。”苏宝同一句话说完,在场中人同时沉沉低头。

        攻打皇宫,废立皇帝。

        到此,任何辩驳都已经是苍白无力。

        “何人为首?”李绚转身,死死的盯向苏宝同,眼下这种事情,绝对不能是萧德昭为首。

        因为谁都看得出来,萧德昭对于眼下这些事情,根本一无所知。

        苏宝同拱手,说道:“回禀大帅,是越王。”

        “嗯?”李绚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死死的盯向苏宝同:“你再说一遍。”

        “回禀大帅,是越王。”

        ……

        “砰”的一声,无数的奏本被狠狠的扔下了御案。

        李治坐在御案之后,面色铁青,呼吸急促,咬牙说道:“朕待他有什么不好,这些年,刺史,婚姻,封赏,朕从来没有返回过他,他为什么要谋反,为什么?”

        “越王本身便心有不轨。”武后坐在一旁,轻声安抚道:“当年彭王任婺州别驾,便已经查出了一些越王的不轨之事,是后续他调离婺州,相应之事便交由内卫着手……不过或许也正是因为婺州之事,他开始收敛,让人很难抓住他的把柄。”

        李治的拳头顿时紧握,他当然知道这件事情,当初李绚写奏的密本中,便有越王私开矿山的举报,只是这样的事情,各家王府都有所做,便是李绚自己,也有多行商队贩卖之事,这并不是什么大事,所以李治也并没有在意。

        后来越王更是在皇长孙生辰之日,和曹王一起送了两座价值不菲的金佛。

        皇帝这才满意了下来,没有继续追究越王的不轨野心。

        “曹王。”李治忍不住恨恨的咬牙,他其实早应该想到的。

        曹王和越王关系历来极佳,而且他们除了是兄弟以外,同时还都有杨家的血脉。

        曹王之母是巢王妃杨氏,越王之母是燕德妃。

        燕德妃的母亲便出身弘农杨氏,是前隋观王杨雄第三女,燕德妃是杨雄的外孙女,

        巢王妃杨氏,是杨雄三弟杨士贵的孙女。

        武后的母亲荣国夫人,是杨雄二弟杨士达的女儿,武后是杨雄二弟杨士达的外孙女。

        彼此血脉极近,但关系却差的很远。

        巢王妃杨氏在贞观二十一年便已经去世,和武后并没有太深的往来。

        反倒是和燕德妃,在其中左右逢源,看起来和巢王妃,和武后关系都不错,但这层关系,却在永徽初年彻底破裂。

        当年太宗皇帝病逝,燕德妃授封越国太妃,前往越王封地颐养天年。

        但武后,却是被发配到感业寺为尼。

        在此之前,武后曾经找过燕德妃,恳请表情帮忙,燕德妃答应的好好的,但是她一出了宫,就将武后的事情忘的干干净净。

        致使武后在感业寺很是过了一两年艰难的日子。

        后来皇帝探望武后,这才想起来,将她重新带入宫中。

        后来武后和燕德妃见面的时候,也颇为有些尴尬。

        “越国太妃。”武后有些悲伤的摇头,说道:“还是当年的事情过不去。”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