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现在就不同了,虽然驿站是为官差和官员服务,可府资金不足,为增加为收入,各处驿站早已经默许普通人住宿。

        不过需要单独设一个下院,跟官员使用的房间分开。

        徐家村这里的驿站一建好,陆续就有行人和商队在这里停足休息,也有宿夜的。

        徐家村的人可以找商队搭车,也可以坐驿站的车马来去,只需要单独付钱就行。

        曹驿丞虽然之前跟江村长没交情,但在徐家村旁边,这点小事还是要办,况且驿站本来就是做这种事情的。

        江枝带着夏秀才和秀才娘子去县城,一个要去巧针坊卖绣品,一个要买一些书籍和笔墨。

        夏元不能只用石板练字,还是需要纸张。

        而村里孩子们也需要课本,虽然不能人手一本,合用几本总是要有的。

        夏秀才现在有章县令点拨,脑子里已经有了清晰人生目标,只是这束脩不好收。

        江枝说了,夏秀才不收束脩,但家里的土地得让村人一起帮忙种。

        不管家里有孩子没孩子,都需要一视同仁的干,要是感觉自己亏了就自己上夜课认真学习。

        现在有了青泉湾那边的药坊,村里仓房能放的东西就少了,可以分一片改成教室冬天用。

        大部分时间还是得用仓房外的晾棚,反正孩子们白天要帮着家里干活,依然办夜校。

        有江枝带着走一趟,最高兴的还是秀才娘子,以后她可以自己去买卖绣线绣品。

        秀才娘子也没有想到以后进城如此方便,绣品能卖了,家里情况很快就能好起来。

        江枝去县城跑了好几趟,除带秀才家进城之外,还请霍二小姐帮忙,比照着霍家药坊里将所有东西一一添置好。

        说起来轻松,实际上忙得团团转,等所有事情做完,整整忙了一个半月。

        时间到了二月下旬,气温回升,草长莺飞,春暖花开。

        江枝从霍家挖回来心心念念的黄桷兰种在地里。

        之前种植的麦冬也已经进行一次田间管理,除去追肥,还需要在除草松土。

        徐家村种的油菜花开了,到处都是一片片的金黄,也到了是早玉米播种育苗的季节。

        农活越来越多了!

        这一次,都不用江枝提醒,村里人就在互相询问:今年你家种早苞米,卖青粮吗?

        去年跟着江枝搓粪球种早苞米的已经尝到甜头,今年说什么都要种。

        辛苦几天就能多收一茬粮食,为啥不种?

        至于卖青粮舍不得……只要换成白花花的银子给官府交税,第二茬就能全部归自己吃。

        去年没有收入的人家也要种,站在旁边看别人挣钱的感觉很不好受。

        徐根庆去年还说着酸话,今年早早就沤好粪土,反正田贵他们做啥,他就跟着做啥。

        徐长明也催着家里沤肥土,卖青粮这事他一边骂城里好吃鬼,吃青粮丧天良,一边催着赶紧种!

        于是,江枝还在青泉湾准备药坊用具。

        徐家村的地头上,已经家家户户在忙着玩尿泥!

        山上,小满爷也在搓尿泥,跟他一起搓的还有佩琪。

        大野猪对人类偷自己粪很是不解,不过它也只是围着哼哼几声就跑了。

        去年夏天买上山的两头小母猪如今过半岁,身体生长已经成熟,甚至有发情的迹象。

        佩琪也不再嫌弃人家吃的是细糠,天天守在猪圈外,若不是有春凤拦着,佩琪就要跳进圈里去。

        小母猪虽然开始发情,可到底才刚刚长大。

        按照小满爷奶以前的习惯,那自然是越早有小猪越好。

        江枝却要再等两个月,让小母猪完全成熟才交配产仔。

        于是现在就苦了春凤,需要天天撵猪,避免佩琪犯错。

        这几天胡豆已经在开花了,引来几只蝴蝶飞舞,妮妮和小彩霞趴在田埂上玩。

        巧云摘下旁边的胡豆叶,在掌心轻轻揉搓后,胡豆叶背后的表皮分层脱离,只需要轻轻一吹,就鼓起一个透明圆球。

        “咯咯咯!婶子让我玩玩!”妮妮笑得开心,小心翼翼捧着胡豆的气泡叶子看。

        小彩霞没有讨要,而是学了自家娘的动作,专心致志的搓着叶子,一张破了就再搓一张。

        已经快满五岁的妮妮不耐烦,很快丢下气泡叶子,又去摘胡豆花,立即被巧云制止:“妮妮别摘花,等一会婶子给你用盐水激干胡豆吃!”

        第297章 田桃拜师

        炒干胡豆虽然好吃,可太废牙,寻常人家都是吃盐水“激胡豆”。

        胡豆最容易收放,四季随时可以吃。

        只需要把干胡豆炒好铲到碗里,趁着刚出锅的胡豆还滚烫,把事先从坛子里舀的泡菜盐水往胡豆上一倒,只听“噗呲”一声迅速将碗盖好。

        等胡豆泡到里外酥透,焦咸入味,就是一个农家常用的下酒下饭小菜。

        巧云在山上说吃“激胡豆”,江枝就在村里吃激胡豆。

        这是桃儿娘做的饭,这段时间就像流浪汉一样蹭饭的江村长今天到她家吃。

        现在地窖早已经没有红薯了,家家吃的都是菜稀饭,菜糊糊。

        虽然菜多粮少,还是能填饱肚子,顺利度过这青黄不接的春荒日。

        一碗盐水泡胡豆,一碗用红油辣椒拌过的跳水泡菜,用的是在坛子里泡一夜的青菜,脆辣可口。

        还有泡过两天,又用刀口辣椒回锅呛炒的萝卜缨子,都是下饭的好菜,江枝吃了一大碗。

        桃儿娘抱着伸手抓饭的小四,对江枝歉意道:“江村长,今天这饭慢待了!”

        村长对自家帮扶很多,单是年后田贵在青泉湾干活就挣一两银子的工钱,现在村长来家吃饭,还只有这些菜糊糊。

        江枝摸摸肚子,看着桌上的菜摇头道:“你可别这样说,这菜合我胃口,好吃!这萝卜缨炒过就是好,胡豆也好吃。”

        桃儿娘见村长不嫌弃,她很开心:“这段时间没红薯,也没有其他能管饿,就只有胡豆能管事,我给桃儿他爹每天炒一碗。

        这萝卜缨是桃儿炒的,她说就几滴油水,吃了也不饿得捞肠刮肚的难受。”

        胡豆在农家是能当主粮的,不仅当菜能顶饿。

        每天嚼几颗生胡豆,还能缓解吃红薯带来的烧心犯酸。

        现在虽然家里挣了一两银子,田家还是舍不得用,需要还修房欠下的账,另外还要添置一些农具家具。

        挣钱的路子少,能做的只有从牙缝里省钱。

        农家人炒菜舍不得油,好面子的人家会先把锅烧得滚烫,再用一把南瓜叶擦锅,听到那滋滋响就算放油。

        真用油也只是滴上几滴润一下锅底,一斤菜油吃半年都不见少。

        今天桌上这油,恐怕用了这家人十天量。

        田贵在旁边大口吃饭,道:“现在菜花已经黄了,等两个月菜籽一收,我们家就可以去镇上榨菜油,桃儿放油也能大方点。”

        “对了,江嫂子,今天根生娃又在问我,知不知道青泉湾那边怎么选人。”

        青泉湾那边药坊选人早已经在村里传遍了,每个人都想找这个活计,这一个月来没少打听。

        可江枝口风严,除去她自己,就连二瑞和小满也不知道谁会做工。

        徐根生问田贵,自然也得不到答案,每个人都猜测田贵是一定要去的,全部问到他这里来。

        现在药坊也挑人,田贵自然是上心的,但他清楚自己可能是无法做的。

        之前青泉湾是需要修房搭灶,自己还能干些粗活。

        以后就是制药,自己两眼一抹黑,啥都不懂,干不了。

        但要何人做他也不知道。

        其实,田贵就是不问,这事也要揭底了。

        江枝看看旁边一直照顾着弟弟,让桃儿娘吃饭的田桃:“我想让田桃去药坊上工!”

        桃儿娘和田贵都有些吃惊:“她一个孩子能干啥?”

        在两人心里,药坊是大事,村长就是不要田贵去药坊,也会选根生皮氏这样身强力壮的年轻人。

        没想的江村长会要田桃一个孩子。

        不光田贵夫妻蒙了,就连田桃也蒙了:“江奶奶……江村长,我、能干活?”

        桃花开时,就是田桃生日。

        从离开家乡到现在已经两年过去,十三岁的小姑娘个子蹿高一截,身上穿的也是桃儿娘缝缝补补过的衣服。

        年纪虽然小,脑子灵活,帮着家里下地干活,又要扯草药卖钱,稍微有闲跟着秀才娘子学做针线活,晚上还要随弟弟妹妹上夜校。

        更主要的还是能护住家,之前把上门讨吃的秦氏撵过几次,现在每天就在家做家务,帮着带奶娃娃。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桃儿几天前才满十三,但已经是家里半劳力,江枝一点都不认为自己在用童工。

        她只觉得这样一个聪慧的姑娘,不应该把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平淡度过了!

        “桃儿,你愿意去药坊上工不?在哪里干活不许话多乱说,安排做啥就做啥,还要学药学字,你每天都会很累很辛苦!”

        田贵跟桃儿娘对视一眼,眼里都是震惊,还有掩饰不住的惊喜。

        桃儿娘赶紧抱过田桃手中的小四,催着她道:“桃儿,快,给村长跪下!”

        桃儿已经懵了,小四被她娘抱走还没有反应过来。

        田贵心里一急,一把揪起女儿的胳膊就按在地上:“快,给你师傅跪下!”

        田桃儿双膝着地,人也清醒过来,不用再催,“咚咚咚”就是三个响头:“师傅!”

        师傅?

        江枝一惊,陡然间就反应过来,自己要田桃在药坊上工学药学字,那其实就是带学徒才能有的好处,一般用人只管做事,根本就不教。

        不过,这误会其实很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