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这话说得已经有很大进步,江枝还是帮她更正道:“莲花的活就是徐根庆的,你也是在帮你儿子干。”

        第267章 竹编夹泥墙

        田贵家宅基地小,加上那片小竹林也摆不下“小三合”,只能分两层。

        上面有堂屋正房和拐角厢房,足足的三间卧室。

        从廊檐下五步台阶又有几间屋,靠着半垛土壁是猪圈柴屋和灶房,生活设施样样齐全。

        看着自家窝棚转眼就换成土墙房子,以后在附近栽上果树竹林,就是规规矩矩的一户人家,田贵是精神抖擞,扛着木梁上墙一点都不累。

        桃儿娘用背单背着奶娃娃小四儿,穿梭在人群里给众人倒水喝。

        她这几天都是在帮忙烧水。

        集体干活,但大家都回家吃饭,这水还是需要主家预备的。

        桃儿娘无法挑土,就在外面搭了灶,专门帮各家烧水。

        田桃儿姐弟三个也是不闲着,除去最小的小溪跟着娘往各家各处送水。

        田桃和小泉也在搬沙,送工具,人小力气小,全凭腿脚快,两人也能合挣一个工分。

        江枝过来看时,田家的墙也已经进入尾声了。

        “田贵,驿站那边你要的木板已经清理出来,什么时候都可以去取!”江枝道。

        田贵的银钱不够,已经跟江枝说好借钱。

        各家修房造屋从来就没有预算多余的,只会差着一大截。

        于是江枝私下给众人说过,钱不够的可以借,请夏秀才帮忙写借条来,自己的粮款拨出来补贴。

        至于她自己材料费够不够,到最后再取现银用就是。

        田贵听到自己要的木料有下落,赶紧点头:“谢村长!”

        他之前修房只想着修两三间就行。

        可活一干起来,别人一说,脑一热,反正一辈子能修房的机会没几次,要修就做好,多苦几年,让孩子们都有几间好屋住。

        这样上下一铺展开,以前的银钱明显的就不够了。

        田家土墙夯好,紧接着又是其他人家,一如既往的快。

        可在刚过十二天时,整个工程就停下了。

        这时候修房已经到排位七号的夏秀才家。

        夏秀才说不用夯土墙,他想要编竹夹泥墙的房子,若是不方便,就暂时不修。

        这让土建队们有些犯难了!

        编竹夹泥墙也是巴郡的一种常用建筑方式。

        木料做出房屋框架,用竹片编出墙壁,竹墙两面抹上加有麻丝草节的黄泥,等泥半干就要抹上厚厚的石灰。

        因为是木竹编,方便拆卸,也能开大窗,墙壁结实、光线明亮。

        白墙青瓦,竹林掩映,很适合烟雨蒙蒙中的采光和通风。

        采光和通风是夯土墙不能比的。

        夏秀才道:“明窗伴读,宽廊刺绣,吾家之愿,如果不是,就不用修房。”

        他喜欢窗下读书,秀才娘子也需要明亮光线绣花。

        土墙房不是他想要的,住夯土墙还不如住现在的窝棚,至少外面有给他家专门搭建的草棚子。

        怎么办?

        几个小组成员很快碰了一个头,商量一下秀才家怎么修!

        夏秀才在村里教人识字。

        虽然大家忙里偷闲学习的时间不多,但每一次新知识的震撼,让村民下意识起了崇拜和尊重。

        还有秀才娘子婆媳接生虽然隐瞒了真正的情况,但桃儿娘生完孩子,她家田桃背着带血衣裤和被子去河边洗,大家都是看见的。

        产时出血不止还能让秀才娘子救回来,那是神术,所有人都自然而然的想到博学多识的秀才身上。

        现在神人一样的秀才公只想要竹编墙,又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田贵道:“其他人如果怕耽误时间,我就把我修好的房子让出来,我重新搭窝棚就是。”

        他这一辈子对夏秀才一家都要感恩戴德,救了家里几个人的命,秀才公要的东西一定要办到。

        江枝此时不在,跟小满去平川县了。

        徐二瑞认真道:“秀才公的事,我已经问过木匠师傅,木梁木柱费时,竹编也需要三年以上的慈竹。

        距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只能先砍竹准备。另外,我家和小满也不修房,把时间腾给秀才公吧。”

        “啊!你家不修房,那你娘要是知道了,我说村长知道能答应吗?”徐根生提醒道。

        徐二瑞点头:“我娘肯定答应,我家屋子还能住人,早一天,晚一天都不要紧。”

        这事他能做主!

        江枝之前跟徐二瑞说过,全村修房这样大的事情,难免不会出个变故,要有停工改期的准备。

        原计划是要在年前两个月内把各家的土墙房盖好,能躲过绵绵冬雨和春雨。

        这不变数就来了吗,夏秀才这里想改就改。

        村里虽然抽了竹签给各户排位,其实有蹊跷,娘是故意把自家的位留在最后。

        本来就没有写十九二十号,当时两根空签在外面,自家最后怎么抽都是尾数。

        娘说山上的屋子虽然简陋,但不漏雨不漏风,还有暖呼呼的炕。

        村里仓房这边也随时可以住人,不用现在跟村人乱哄哄的挤。

        就连小满家的排号虽然十五,到时候也会找理由挪后的。

        徐根有和田贵等人对二瑞的通情达理很是喜欢:村长大义,她生的儿子也耿直。

        于是,夏秀才家的竹编泥墙房和村里夯土墙同时进行。

        至于匠人师傅……徐二瑞都没有等江村长回来,自己去找赵书吏,他想从驿站花钱雇几个匠人。

        被官府调过来修驿站的工匠都是个顶个的能人,徐家村的动静他们这些天也知道。

        徐家村这几天不停变出新房子的事,早就在服徭役的民工中传开。

        赵书吏进村来瞧过,除去比平时人家修房的人多点,没看出有啥门道。

        口中说着“奇事”“怪事”“这村人不愧是县令常念叨的”话,心里早已经把徐家村上升了几个台面。

        章县令最是民生为重,因为交粮,还给这里的村长送手书,必定是与众不同的。

        对徐家村的人,赵书吏态度格外和蔼。

        手底下的人自然也有眼色。

        有徐长明在当安保,民工几次被拦住,不好进来,可从赵书吏那里,工匠师傅们还是打听清楚。

        这里全村半数以上外来户,拖家带口逃难的流民……没钱……互助修房……记工分……

        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字眼像是浪潮拍打着每个人的脑海。

        听不懂!

        这边稀奇古怪的事情引得修驿站的民工议论纷纷,话里话外都离不开徐家村。

        现在听到徐二瑞想雇人,顿时人人都望向赵书吏,想挣点外快的同时听点热闹。

        第268章 新年规划

        对一般人来说,徐二瑞成官府借人修民房的要求很是无礼,但赵书吏哈哈笑着就答应了:“现在驿站人手充足,拨两三个工匠不要紧的,到时候我从粮款中扣工钱就是!”

        官府征调民工匠人服徭役都是免费的。

        免费的工匠能换成银钱,实在是一件好事。

        可惜徐家村的人好像也够,要不然自己还能出“借”民工。

        而且自己回县衙,也能有事回禀给县令。

        于是,三个工匠带着锯斧,田贵他们抬着木料进了村。

        江枝的那一间仓房如同客栈,走马灯似的来来去去住人。

        这边田贵家刚走,夏秀才家又搬进。

        再说给秀才修房这事江枝并不知道,提前一天,她就带着小满去了平川县,准备跟霍家商谈来年的规划。

        此时虽然才冬月,巴郡的腊梅花已经开了,满街都有怀抱花枝的卖花人。

        曾经在夏天充满黄桷兰香气的街巷里,冬天又是腊梅花扑鼻的花香。

        这些花除去增香,也能入药。

        霍二小姐查看着刚收上来的腊梅花,吩咐伙计送去药坊烘干,再送往其他州府出售。

        伙计们忙碌的处理各种药材。

        霍二小姐刚处理完手中的事,就听到伙计来报:徐家村江夫人来了。

        从前天送信让江夫人进城,霍二小姐就一直在等着。

        终于听说来了,赶紧亲自出门来迎,一见到江枝,立即笑盈盈挽手道:“江夫人,临近年下,本该我去徐家村拜访,无奈事多走不开,又得麻烦你跑一趟。”

        江枝笑道:“你幸好没来,现在官道正修路,一路都是人。我们村里也在修房,到处乱糟糟的,事情又多,我正好出来躲一阵清闲。”

        霍二小姐知她说笑:“村里有几户人家要修房子啊?还要你这个村长跟着受累。”

        通过霍彦杰,霍二小姐知道徐家村曾经遭受乱兵流匪,后来又是流民聚集,早已经毁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