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伏击、白雪、火炮,低价工厂
书名: 大乾监国太子 作者: 邺余 分类: 穿越

        

        当燕云十六骑的进攻信号传到了开州的时候。

        多尔衮犹豫了。

        因为他们没能速战速决,拿下平壤。

        对方拥有了从大乾那边购买的铠甲、刀枪等,组建了重甲兵,学会了斩马腿。

        八旗先锋没能讨到好处。

        只能是兵围平壤,然后继续南下,劫掠四方。

        倒是抢回来不少的物资。

        可是,如何退守,如何抵挡燕云十六骑,又是一个摆在他面前的非常大的问题。

        多尔衮立即召回了八旗主力。

        然后选择在黄龙府的西南边一处山谷,夹击燕云十六骑。

        也就是埋伏一波。

        “大哥。”

        “我听闻,燕云十六骑这一次攻山海关,用的是大乾火炮,威力巨大。”

        “我们这般埋伏,恐怕也难以挡住那大乾火炮啊!”

        多铎和多尔衮猫在山腰,身上穿着白袍,带着貂毛帽子,哈着热气。

        多尔衮沉声道:“拦不住也要拦。”

        “大乾火炮再厉害,那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能送到这里来。”

        “只要是我们能够成功伏击他们的先锋大军,然后立即退守,带着黄金和精锐,去北海。”

        多铎明白了。

        大哥又要跑。

        其实,他也不想打。

        当年几十万大军,都没能挡得住燕云十六骑。

        如今,他们也不过是十万人马,还和高丽征战了四个多月,已经是人困马乏,如何能够拦住兵锋锋利的燕云十六骑。

        假死过一次之后。

        多铎就更加惜命了。

        他很清楚,若是人死了。

        就什么也没有了。

        黄昏之下。

        阳光洒在了雪白的山顶。

        看起来,好像是日照金山一样。

        “来了。”

        多尔衮等等待的燕云十六骑,终于来了。

        “咻!”

        随着正黄旗竖起来。

        早已经准备好的弓箭手,立即射箭。

        漫天箭羽冲破了寒冷的空气。

        “敌袭!”

        大乾燕云十六骑的先锋立即形成了防御阵型。

        防住第一波箭羽之后。

        开始冲锋。

        八旗兵也从两边和正面冲下山来。

        “杀啊!”

        ……

        贞元二十九年,三月初五。

        萧奕在翻看萧政的奏折,看过之后,发了会呆。

        东瀛那边现在的情况已经是十分明了,两年下来,圣德太子、德川、苏加三方势力在互相内讧之下,已经弱小的可怜了。

        萧政是何等雄主啊。

        就东瀛那边的人,根本就玩不过的。

        要物资,大乾这边可以提供远远不断地物资,给萧政做坚强后盾。

        要人有人。

        不管是燕云十六骑还是大乾禁军。

        如今有了大舰船,一船可以运送好几千的将士,连战马也给运送过去了。

        要钱财,两年时间以来,东瀛那边也开始承认大乾货币,甚至是流行的比较广。

        为何?

        首先,大乾这边的货物到了东瀛,那是明码标价,一两银子、五两银子等。

        后来嘛,等到大乾商人把金币、银币、铜币带过去,购买东瀛那边的粮食、海产品等,这大乾的货币也就在东瀛开始流通了。

        而大乾的货物也开始一金币、银币、铜币标价。

        东瀛的人也发现,大乾的货币用起来是真的非常顺手啊。

        什么东西都是明码标价,不存在欺骗行为。

        安全感实在是太高了。

        从这之后,大乾的货币在东瀛这边也就流通起来了。

        而大宗货物,大乾的商贾们还是坚持以白银为货币进行交易。

        为何?

        因为白银回去之后,兑换的银币很高。

        这中间的差价很大。

        把大乾货币带过去,那是皇商们的任务,和普通商贾没什么关系。

        而大乾还是需要东瀛的白银来制造银币。

        让大乾的主流货币慢慢地变成银币,因为白银的产量很高,最起码,比铜要高一些。

        大乾可以慢慢地放弃铜矿,开发石炭矿,从而提高石炭的产量。

        白银……可以直接交给东瀛人去挖。

        朝廷可以通过冶炼技术,对白银进行合金冶炼,然后制造高质量的银币。

        其实也不亏的,白银可以产出大量的银币,就算是给商贾们兑换的价格高,朝廷也不亏,还会有剩余,用来以工代赈。

        现在,也是时候在东瀛那边建厂了。

        “戴卿。”

        萧奕对身前的戴光道:“东瀛那边的白银产量降低了一些,应该是他们的购买力已经不及以前。”

        “这时候,必须要刺激他们一下。”

        “让秦家、王家等,在东瀛那边建立养殖场、渔场、纺织厂吧。”

        “东瀛人口也不少。”

        “建立工厂,给个低廉的工价,他们都会感恩戴德,再把这些货物运送到琉求,然后到达西洋之地。”

        “孤记得,大食那边不是缺少丝绸嘛。”

        “东瀛购买力下降了,可以让海商向西洋那边发展,那边有着黄金、玉石、铜,还有黑火油,都可以运送回来。”

        戴光躬身道:“殿下,琉求的中转站还没建好,还有,若是再东瀛建厂,他们能自产了,大乾货物在东瀛那边可能也就卖不出吧。”

        大乾都在东瀛那边建厂了,他们能够自己生产货物了,大乾这边生产的货物,到了东瀛,也就卖不出去了。

        这样一来,还怎么赚钱啊?

        萧奕却道:“这就要让大乾的商贾们提高自己生产货物的质量,与此同时,还要提高货物的唯一性。”

        “也就是高科技,比如,慢慢地向生产更加复杂,更加高标准,用途更大更广的货物。”

        “什么养殖啊、渔场啊、纺织啊,这些可以交给东瀛的工厂生产,从此之后,这个地方就是廉价货物的大基地。”

        “大乾的货物更加高端,更加受欢迎。”

        “不然,大乾的商贾们就不思进取,只会生产低廉普通的货物。”

        “长此以往,人人都能生产,货物多起来,也就没啥竞争力。”

        “况且,东瀛建造了工厂,以后东瀛人就要靠着这个挣钱养活一家。”

        “若是大乾的海商不帮他们售卖,工厂货物堆积,他们没了钱,自然就会乱起来。”

        “东瀛人肯定不愿意见到这个场景,也就会什么都听我们的。”

        “明白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