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公正、对错、情,早饭问政
书名: 大乾监国太子 作者: 邺余 分类: 穿越

        

        萧奕弄清楚来龙去脉,哭笑不得。

        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一个是,军功授田本来是萧奕为了改革,为了提高大乾禁军将士们的待遇,也为了给他们以后退伍留一条后路。

        当然,更多的也是为了以后的安置问题。

        毕竟这个时代,行伍之中的汉子,没几个是会读书识字的,让他们当官,不太可能。

        顶多就是一个乡上的官差。

        可是,以后退伍的人会比较多,大部分年龄也比较大,乡上的官差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位置。

        所以嘛,给他们授田,就能在以后解甲归田,也好有一个奔头。

        有人闹着分少了。

        也有人因为授田的田产和当地有掰扯,毕竟很多田地,那都是朝廷收回来的。

        有人自然还是不甘心,眼看着授田了,就在田野间闹起来。

        这一闹。

        自然也就出了问题。

        至于萧奕的处理很简单,闹事的,不管是平民还是士族,又或者是军中将士。

        该问责的问责,该受罚的受罚。

        朝廷不偏袒任何一人。

        不能因为你有军功,你上阵杀敌,保家卫国,就要偏袒你。

        对就是对。

        错就是错。

        你觉得分得少了,那你为何在战场上不奋勇杀敌?

        有多少人是从一个士兵奋勇杀敌,一路加官进爵,成为了武勋的。

        若是不服。

        那也只能受着。

        而那些还心心念自己抢来的田产的佃主、士族,那自然是重重地罚。

        将士们在外浴血奋战、保家卫国,才有你在后面逍遥快活。

        如今,分给将士们一些田产,你却不愿意。

        若是没有这些将士们。

        你家的祖地,早就被人给刨了。

        你不发自于内心地感谢这些将士们,竟然敢出脏口,如此薄情寡义、忘恩负义之人,岂能不重罚?

        好一番折腾以后,军功授田这件事情,才算是安稳落地。

        翌日并无朝会,狄晏却也不敢让监国太子等候,虽然精神不足,但他还是早早起床,穿好官服出门而至习政殿。

        却又被怀吉太监引至习政殿西侧,太子萧奕倒是一副神清气爽的样子,穿着红色色燕居服,见着狄晏,主动招呼道:“狄阁老可用过早饭了,要不要一起来点。”

        说罢还指了指桌子上的卤化豆脑、大碗鸭子汤和凉碟开胃小菜。

        监国太子,到了如今还如此简朴。

        想想历史上的那些君王,远的不说,就是当今陛下吧。

        唉。

        算了。

        还是不说了。

        狄晏谢恩后陪着太子萧奕喝了一碗鸭子汤,然后就道:“殿下,军功授田一事,如今也已经安排妥当。”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但是军中将士千千万,也总有几个人心不足的,其他的将士们其实都很欢喜。”

        “臣见着他们拿着地契,甚是高兴。”

        “很多将士都想着,以后拿着钱盖房,守着一家老小,过个安稳日子呢。”

        萧奕也对此还算是满意,说道:“嗯,你们做事,孤还是放心的。”

        狄晏出奇平静,侃侃而谈,“殿下为了提升大乾将士们的身份,可是费了一番功夫,很多人的心中也都能感受到。”

        “如今的大乾禁军已经成为了大乾人的骄傲,将士们也都明白了自己当兵的真正意义。”

        “说实话,以前……臣也不明白,也只是把士兵们的上阵杀敌,认为是理所应当。”

        “毕竟,他们是士兵,是战士,其中,也不乏一些罪囚被充军的。”

        “可是当殿下说出,大乾的将士们是最可爱的人的时候,臣才有一些感悟。”

        “后来军民一家亲,才算是真正明白了。”

        听到这里,萧奕微微一笑,“明白就好,只有让将士们明白,他们为了什么而战,才能保证大乾禁军的纯粹性、纯洁性、忠诚性。”

        “大乾若想要长治久安,若想要立下万世之基业。”

        “也就需要一个能够护卫大乾万世的大乾禁军。”

        “是”

        狄晏越发坦然,“臣知道,若是没有殿下韬光养晦多年,最后挽天倾,如今哪里来的大乾盛世。”

        “没有这些将士们的浴血奋战,平定了大乾内外之患,哪里来的今日之安宁。”

        “臣一朝醒悟,更要恪尽职守。”

        萧奕道:“狄阁老,你做的已经很不错了。”

        狄晏摇摇头,回道:“还不够。”

        真的还不够。

        太子殿下能够相忍为国、韬光养晦二十余年。

        能够一朝监国,立下三年之功。

        这等雄伟,世间难有。

        大乾能够得这般太子,便已经是天下之幸。

        竟然还不知道珍惜。

        太子殿下讲述了那么多的治国之道。

        他们还没能完全领悟。

        不仅仅是他们。

        大乾上上下下还停留在旧时代的思想之中。

        就拿这一次的军功授田来说。

        若是人人都能明白太子殿下的心思,人人都能功利心少一些,都能大度一些,都能相忍为国。

        也就不会闹出这般乱子来。

        将士们一个一个都对军功授田很满意,一个一个都能挂着笑容,都能敬佩太子殿下。

        佃主、士绅们都能无私一点,都能大度一些。

        也就不会寒了一些士兵们的心,也就不会影响到军民一家亲的国策。

        他一个人的领悟,也不过是太子前行的道路上,多了一个人。

        可是大乾上上下下一千万余人啊!

        不说人人都能领悟。

        最起码,这朝堂之上的官吏们总要多谢贤才,少一些庸才,多谢能臣,少一些尸位裹餐之污吏。

        是,水至清则无鱼。

        但是朝野这个水,不能太浑浊了。

        君臣之间,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像是这般一样,两个人坐在这里,来一个畅所欲言了。

        萧奕也被狄晏带着起了一些兴趣,又开始讲述自己对于大乾发展蓝图的一些看法。

        治大国,如亨小鲜。

        可是有着大学问。

        狄晏自然是不耻下问,想要紧跟萧奕的脚步。

        萧奕也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尽量以一些案例结合理念,让狄晏可以听得懂。

        从这之后,早饭问政,也成了一个习惯。

        年末即将来临。

        这是大乾真正大一统的第一年。

        自当是意义非凡。

        有人建言……改年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