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书名: 林珩 作者: 来自远方 分类: 穿越

        大军抵达时,一批石涅刚刚装上车,即将送往临桓城。

        负责押送的全是国人,随车的主事出身田氏,与临桓城的田主簿是堂兄弟,同样是主家的旁支。

        车队正将出发,号角声忽然传来,压下嘈杂的人声。

        所有人停下动作,一起循声望去,只见地平线处出现一杆黑旗,旗面在风中撕扯,金色的玄鸟振翅欲飞。

        “玄鸟旗。”

        “公子珩,公子珩大胜归来!”

        玄鸟旗后,各式各样的图腾旗陆续闯入眼帘。金、乌两色的旗杆泾渭分明,旗上的图案却一样的凶戾张扬,粗犷强横如出一辙。

        “公子珩归来!”

        国人发出欢呼,声音传入城内,城头响起隆隆鼓声。

        留在城内的各国商人闻讯而至,争先恐后涌上街道,只为一睹公子珩和晋军的风采。

        “公子珩年不及弱冠,一战下郑国,实在令人敬畏。”

        商人们越聚越多,遇到甲士拦截,不得不停下脚步拥挤在路旁,纷纷翘首以待。

        他们行走各国,赚钱之余不忘搜集情报。

        公子珩挥师伐郑,战事传遍各国。

        令诸侯惊异的不仅是晋军神速,更有晋国出兵竟不告知上京。此举无异于削弱上京威严,使征伐出天子沦为一句笑话。

        商人们肩负使命,此行赚钱为辅,主要为刺探公子珩。

        尤其是邻近的诸侯国,目睹郑国的下场,国君心神不宁,氏族都是坐卧难安。

        郑侯固然是自寻死路,一切咎由自取,但以晋军的强势,不知什么时候战火就会烧到自家境内。为能保住平安,如宋、曹等小国第一时间就准备入贡。

        然而送礼也要投其所好。

        在此前提下,刺探情报必不可少,行走各国的商人就成为重要一环。

        人群越聚越多,道路两旁人头攒动,举袖成云。

        城头的鼓声持续不断,击鼓的国人除去上衣,在冷风中袒露肩背,有力的手臂交替落下,额头和脖颈浮起一层热汗。

        号角声越来越近,旗帜猎猎,马蹄阵阵,戈矛林立。

        黑色大军驰向丰城,从高处俯瞰,似一条巨龙跨过平原。

        队伍最前方,百名黑骑护卫一匹战马,马上公子玄衣玉冠,腰佩王赐剑。大氅上刺绣玄鸟,金色的花纹同旗帜相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林珩出现的一刻,国人齐声高呼,声震大地,山呼海啸一般。

        “贺公子大胜!”

        “武威!”

        骑士们挺起胸膛,无不神采飞扬。

        队伍后的郑国人脸色发白,下意识抓紧背在身上的行李,脚步有些发软。

        他们生活在岭州城,和边地郑人有所不同,除非两军对垒,和晋人接触的机会并不多。

        近十年来,两国未发生太大战事,以致于让他们忘记了晋人是何等剽悍,晋孝公和晋烈公率领的军队又是怎样凶横。

        公子珩唤醒了他们的记忆,只是代价无比惨痛。

        队伍持续行近,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此前镇压有狐氏叛乱,平定新氏族,今又一战下郑国,解决边境隐患,林珩的声望达到顶峰。

        “公子珩!”

        国人和庶人振臂高呼,声音传入城内,等候在路旁的商人反倒安静下来。

        所有人侧耳细听,对林珩的声威感到震惊。

        商人们表情各异,心中却浮现同样两个字:强敌。

        林珩策马行至城下,黑骑护卫左右,隔开激动的人群。

        在他身后是一辆大车,车上平放一具棺椁。林原跟随在车旁,同样是一身黑衣,肩头却没有玄鸟。头上发冠和腰悬金印表明他甘为臣属,愿为公子珩驱策。

        棺椁后跟着一辆马车,珍夫人坐在车内,换下华贵的长裙,发上没有任何装饰,一身缟素。

        庸负责驾车,活下来的死士随车而行。

        郑国不复存在,他们不必留在岭州。跟随林珩前往肃州,此后另有委派。

        棺椁出现后,林珩抬起手臂,人群声音渐低,直至静默无声。

        “郑灭,大仇得报。我奉父君归国,葬入君陵。”他的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晰,随风送入国人耳中。

        晋侯晚年昏庸,早年亦曾英明。如今人已逝去,一切便如过眼云烟。

        众人没有出声,而是沉默地退后,主动让出一条通道。

        林珩踢了踢马腹,战马向前迈步。

        队伍继续前行,穿过人群进入城门,踏上城中街道。

        城外陷入静默,商人们听不到声音,都是忐忑不安,未知到底发生何事。

        “怎么回事?”

        “为何突然无声?”

        就在这时,一队黑骑穿过城门出现在众人眼前。

        马上骑士翻转长矛,锋利的矛尖斜指向下,行进间排开人群,顺利拓宽道路。

        唯恐长矛戳在身上,商人们本能向后退,不敢有任何异议。一时间人潮拥挤,不少人被踩脚,抱怨声此起彼伏。

        黑骑不管不顾,对这些表面市货背地里刺探情报的商人毫不客气。

        数十骑策马奔驰,中途分开左右,时刻警惕四周,提防有心怀叵测之徒。

        抱怨声没有持续太久,突兀地戛然而止。

        随着林珩出现,众人都似被钉在原地,当场瞪大双眼,不约而同倒吸一口凉气。

        马上之人便是公子珩?

        姿容俊逸,凛若冰霜。

        乍一看似利刃出鞘,刀锋森冷,随时将要饮血。

        “绝世之姿,虎狼之凶,风采不逊晋烈公。”一名头戴黄帽,身形高瘦的老人站在人群中,仰望马上的林珩,不自觉发出赞叹。

        “年少霸道,一战灭国,实乃世间少有。”一名中年商人说道。

        “邻国再难安枕。”另一人附和。

        “何止邻国,天下诸侯必将忌惮。”又一人插言,胖墩墩的身材却穿着一身花衣,应是来自楚、吴之地。

        一名青衣商人瞥了瞥左右,目光短暂定在老者身上,又若无其事收回来,话中意味深长:“最头疼的怕是上京。”

        在上京时,公子珩不见圭角,归国后锋芒毕露,势必会令天子忌惮,后悔纵虎归山。提出放归质子的执政十有八九会被迁怒。

        “需尽快禀报公子。”

        青衣商人退出人群,一同走出来的还有七八人。彼此互不相识,目光短暂相对,大致能猜出对方的身份,默契地不发一言。

        “上京不太平,执政麻烦缠身,诸侯各行其是,公子也该早作打算。”

        商人来自齐国,奉公子弼旨意行走各国。

        楚国正在内乱,诸公子纷纷起兵,氏族各自站队,战火烧过半境。越国也不太平,越侯遭遇刺杀,公子煜代理朝政,然国内势力错综复杂,同样举步维艰。

        晋国之前也有乱象,仰赖公子珩快刀斩乱麻,一举执掌大权,可谓出乎所有人预料。

        想到公子弼的处境,商人心神微动。

        他回头望一眼远去的黑衣公子,决意书信国内,劝说公子弼不应再纵容齐侯。

        “当断则断,以免酿成楚国之祸。”

        进入丰城后,林珩径直去往城东,很快消失在人群的视野之外。

        人群陆续散去,商人各自返回住处,不多时就写成秘信,籍由各种渠道递出城,以最快的速度送回国内。

        氏族随林珩进入城内,大军驻扎在城外,快速搭建起营盘,一座座帐篷有序排列。

        郑人的名册堆满数辆大车,半数留在丰城,余下送往皋城。

        丰、皋两地建起雄城,建造矿场,未来还会驻军。岭州城的郑人将分属两地,填补缺乏的人力。

        “国人,庶人,奴隶。”

        有了人手补充,两地工程事半功倍,来年会盟也能如期举行。

        “来得正是时候!”矿场主事捧着名册如获至宝,一个个眉开眼笑,高兴得合不拢嘴。

        郑人默默站在一旁,听到对自己的安排,既无不满也无怨怼,反而松了一口气。做工好,至少能换来日子安稳,免得整日提心吊胆,夜夜从梦中惊醒。

        在郑人开始安顿时,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驶向城中。

        淳于简和向寻坐在车内,耐不住心中好奇,小心推开车窗。对上甲士不善的目光,两人立即收回手,不敢再随意打量。

        马车穿过长街,停在林珩暂驻的县府前。

        府门大开,马桂袖手立于台阶之上。

        淳于简和向寻走下车,不敢多问,老老实实跟上马桂,一路穿过回廊,被带往府邸前厅。

        三人行至门前,遇上刚从门内走出的马塘。

        “禀报公子,人带来了。”马桂开口道。

        马塘扫了两人一眼,对马桂点点头,又转身回到室内。

        片刻时间,房门敞开,两人被允许入内。

        淳于简和向寻心头一颤,都绷紧了神经。

        粟水河畔的情形烙印在两人脑海,脸上的伤痕日渐恢复,对林珩的畏惧始终萦绕心头,日夜挥之不去。

        两人对视一眼,都想落后一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