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臭小子比咱强!

        

        大雪纷纷扬扬,笼罩着整个京师。

        钱府内,两个老人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火盆里的煤炭。

        火盆里的煤炭才渐渐燃烧着。

        燃烧速度的缓慢,似乎超出了两人的想象。

        两人就这样盯着煤炭,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然而两人毕竟上了年纪,到了深夜的时候,都是倦意上涌。

        不过两人还是强忍着困意,因为他们想要看一看,这一盆子煤炭,究竟能够烧多久?

        他们就像憋着一股气,就是要等这无烟煤彻底燃成灰烬。

        然而直到后半夜,两个人都已经困的不行了,那一团金色,似乎并没有要熄灭的意思。

        事实证明,无烟煤比木炭便宜,而且燃烧持久性更强,可以说是完美的廉价取暖之物。

        房间内暖烘烘的,两位老人终是忍不住,相继沉沉睡去……

        ……

        翌日,一大清早。

        等在屋外的钱家人早就已经忍不住了,卯时一到,钱家人就推开了书房的门。

        一进门,便看见两个老人半躺在椅子上。

        “爹!”

        钱唐的儿子焦急的喊了一声,便扑了上去。

        人老了,睡眠很浅,钱唐一下子就被吵醒了,这登时让钱家人大喜过望,甚至喜极而泣。

        他们看着老人把煤炭搬进屋里,以为老人会发生什么事,毕竟在房间里烧煤,无异于自杀。

        “爹,您没事吧?”

        钱唐的儿子一边扶起钱唐,一边关切地问着。

        “没事。”

        钱塘摆了摆手,便不再去理他们,而是和刘三吾一起走向火盆,细细的看了起来。

        火盆的煤炭已经燃烧殆尽,只留下一堆灰烬。

        钱唐用手摸了摸,竟还能感觉到有丝丝温度,这说明煤炭距离烧完的时间并没有很久。

        这一堆煤炭,竟然烧了将近一夜!

        钱唐和刘三吾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眼中深深的惊骇。

        “轩儿,给我找几根荆条来,我要进宫!”钱唐急忙吩咐自己的儿子。

        钱文轩一愣:“爹,您进宫要荆条干嘛?”

        钱唐正色回道:“负荆请罪!”

        “啊?”

        钱文轩以及钱家人顿时都是大惊失色。

        就是刘三吾也是一惊之后,连忙阻止道:“钱老,大可不必,据我所知,皇太孙并不是一个狭隘的人!”

        钱唐摇头道:“我不管皇太孙是什么样的人,但这一次是我错了,而且因为我的错误触犯了天威,我就应该认错,就算皇太孙要斩我,我也认了!”

        众人闻言默然,皇权在这个时代就是至高无上的,不可触犯的……

        ……

        紫禁城中。

        天刚蒙蒙亮,太阳还没有升起来。

        朱元璋早早就起床了,虽然说现在大部分的奏疏都交给了朱雄英处理,但是他依旧保持了这个早起的习惯。

        处理了几份重要的奏疏后,朱元璋带着那副老花镜,一边看着奏疏,一边问向回来复命的刘保:“蜜水送到咱大孙那儿了?”

        刘保回道:“回陛下,送到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问道:“这两天不见太孙过来,他在干什么?”

        刘保赶紧将他从东宫那边了解的情况说出来:“陛下,皇太孙殿下昨日在文华殿升殿,好像在处理什么要紧的事情。”

        “哦?”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奏疏,问道:“什么事情?”

        他是万人之上的皇帝,紫禁城内对他而言没有秘密,只要他想知道。

        刘保回道:“具体事情老奴不知,不过老奴听说,昨日在殿上,殿下和钱唐钱大人吵了起来,钱大人骂……骂殿下……”

        “骂什么?”朱元璋的脸色陡然一沉。

        刘保连忙回道:“钱唐骂殿下昏君……”

        “啪!”

        朱元璋一下子将奏疏摔在御案上,吓得刘保连忙趴下。

        “钱唐这老匹夫,上一次咱就想砍了他,骂咱怎么样都无所谓,竟然敢骂咱大孙,咱看他是活腻了!”

        朱元璋虽然不喜儒生,但是对于真正的儒生,他是真的有雅量,钱唐不止一次顶撞他,甚至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都不下跪,但是朱元璋都不跟钱唐计较。

        不过这一次骂他大孙昏君,可真是触了朱元璋的逆鳞。

        “去,让人把钱唐那老匹夫拿来!”朱元璋这一次就算不斩了钱唐,也要给他一个狠狠的教训。

        刘保匍匐着颤声回道:“禀陛下,钱唐已经进宫了,现在就在东宫文华殿外。”

        朱元璋闻言沉吟片刻,站起身来:“走,去文华殿看看!”

        “来人,起驾!”

        刘保吆喝着,赶紧招呼宫人上前。

        “一边去!”

        朱元璋不耐烦的摆手将他们赶走,自己则是背起了双手,带着护卫便大步流星的往东宫而去。

        昨夜一场雪,今日三分晴。

        太阳从东边升起,将整个紫禁城照得金碧辉煌,充满朝气。

        东宫,文华殿。

        朱元璋来到殿门外的时候,便看见文华殿前一片闹哄哄的。

        如今的朱元璋戴上了老花眼镜,视力好得很,一下子就看清了前方的情形。

        只见人群之中,须发皆白的钱唐背负了几根荆仗,跪在文华殿前,周围一遭内政大臣纷纷劝阻,但是钱唐依旧无动于衷,直挺挺的跪着。

        “嘿!大阳打西边出来了!”

        朱元璋笑了笑,并不着急着上前,他异常好奇的想要看一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要知道钱唐可是出了名的硬骨头,想当初自己想要在皇宫里挂武后图像,钱唐这老匹夫再一次跳出来反对,自己一怒之下,就将这老匹夫拖到午门外侯斩。

        没想到钱唐愣是不低头认错,朱元璋最终还是将他放了。

        钱唐五十三岁出山,在大明朝廷供职二十余年,无数次顶撞自己,但从来没有向自己低过头,自己也是佩服他这一身铁胆,这才一次次的放过他。

        没想到,自己大孙这才上位没多久,就让钱唐负荆请罪来了。

        这简直让朱元璋大跌眼镜。

        “嘿嘿,臭小子比咱强!”

        朱元璋嘿嘿一笑,找了个好地方,悠悠的看起戏来。

        并没有等太久。

        朱雄英便从文华殿后门,经文华殿正殿,缓缓的走了出来……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