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蔡邕托孤 杨博文表露心迹
书名: 三国之扬帆起航 作者: 茂龄老爹 分类: 穿越

        

        孙策拿了战马后,杨帆可不管他怎么运回去了。其实送孙策战马杨帆也是突发奇想,这其中并不只有长辈对晚辈的赠与,更多的是杨帆打算让孙策拉扯袁术、刘表等人。

        江东之地善骑军者稀少,孙策要想练就一支精锐骑军,非得数年之功才行,这也是杨帆为何要让孙策不出吴郡三年的原因所在,他不愿看到自己的部署被孙策的冲动给破坏。

        江南之地,有袁术、刘表等多位大枭雄,袁术出身汝南袁家,注定他在资源、人才上比之别人积累得要快;刘表得到荆州黄氏、剻氏、蔡氏三家的支持,在一些方面也绝对要领先孙策,虽然历史上对这二人的评价不高,但能在史书上留名的人又有哪个是易于之辈?故而杨帆的目的也多是让孙策在江东快速站稳脚跟,然后三家相互征伐,避免一家独大,这才是杨帆的最终目的,至于三千匹被阉割的战马,送了也就送了。

        其实杨帆也是有些腹黑,想想那三千匹精壮的战马,每天吃喝拉撒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对只有一郡之地的孙策来说也是亚历山大。

        孙策走后的第二天,皇甫嵩、朱儁、杨彪等人一同来向杨帆辞行。

        对于这些朝中老将,杨帆随即出言挽留,只见他说道:“诸位老将军,你们还要回去长安?”

        “天子在哪,我就在哪!”

        皇甫嵩笑道。

        “是啊!”

        朱儁洒脱的笑道。

        “我是当朝太尉,自然是要回长安的。”

        杨彪淡淡的回道。

        “老夫的《东观汉记》还未续写完,自然是要回去的,此番老夫带着琰儿与内人一同来到并州,打算把夫人与琰儿托付给博文代为照料,待老夫续写完《东观汉记》后再来并州。”

        蔡邕显然早有打算,此时正向杨帆托孤。

        “蔡仪郎在哪写不是写?为何非要去长安?”

        杨帆一愣,随即问道。

        “这博文就有所不知了,皇家藏书中有许多孤本、善本,续写《东观汉记》还需借鉴,老夫只能回长安。”

        蔡邕回道。

        听到蔡邕的回答后,杨帆顿时肃然起敬,这位老人家可真是为了心中的梦想即便深陷虎穴也在所不惜。

        “还请蔡仪郎放心,我定会妥善照料蔡仪郎的家人。”

        杨帆郑重的保证道。

        “我看你还是别回去了,那太尉之职有名无实,有何可留念的?不如你到并州来做一郡太守。”

        杨帆随即转头看着杨彪淡淡的说道。

        “混账话,老夫乃堂堂朝廷太尉,在你眼里还不如一太守不成?”

        当着老友的面,杨帆居然如此不给面子,杨彪气得面红耳赤,喝道。

        “你每天在董卓身边胆战心惊,不累吗?”

        面对杨彪的呵斥,杨帆不以为意,淡淡的问道。

        “糊涂,司徒王允已有对付董卓的妙计,到时若计成,天子当重掌朝堂,到那时你率兵入长安拥立天子,岂不是大功一件?”

        看着杨帆的样子,杨彪心中莫名一痛,随即解释道。

        “呵呵...王允的妙计?美人计?”

        听杨彪说起王允,杨帆便想到了那貂蝉、吕布,随即不屑的说道。

        “你怎会知晓?莫不是消息败露?”

        杨彪闻言一惊,随即与皇甫嵩、朱儁等人对视了一眼,三人皆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震惊,随后急忙问道。

        “别大惊小怪的,你们的计策年前我就知道了,喏,这是王允给我书信,他信上邀我到时进京勤王。”

        杨帆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杨彪说道。

        “老夫还以为消息败露了!”

        杨彪接过书信看完后,松了口气,说道。

        “就算消息走漏又如何?如今你们在我并州,那董卓还敢发兵来攻不成?”

        杨帆轻笑道。

        “博文,你意如何?”

        皇甫嵩与朱儁对视了一眼后,问道。

        “不如何,汉室气数已尽,非人力所能救。”

        杨帆轻笑一声后,淡淡的说道。

        “博文你想....糊涂,四百年大汉江山传至今日,岂是说倒就倒的?天下间忠于汉室的人不在少数,你难道想要与天下人为敌不成?”

        杨彪被杨帆的话给吓了一跳,连忙劝道。

        “天下人?别动不动就拿大话压人,若真像你说的一般,会有董卓祸乱东都的事情发生?董卓火烧洛阳后,天下间有谁站出来说过一个‘不’字?自古成王败寇,此乃定理,刘家人不懂珍惜,败了自家江山,难道要让我等陪着一起死不成?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杨帆最烦杨彪这种人,自命清高,本事不大还总是言之凿凿,大言不惭,自古夜郎自大者不在少数,但像杨彪这种的,还真是不多见,他真的以为只有董卓死了就真的天下太平了?

        “博文...唉!”

        如今杨帆可是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杨彪他无权无势,若杨帆真铁了心的不帮汉室,那他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

        “博文,天子虽年少,但聪慧过人,只要我等帮衬一二十年,这天下乱不了!”

        皇甫嵩脸色难看的劝道。

        “诸位老将军当真看不清这天下局势?”

        一旁的戏忠突然出言笑道。

        “志才有何高见?”

        朱儁面色青黑,显然是被杨帆的话给气得不轻,若不是二人关系好,朱儁搞不好当场就要发飙。

        “自黄巾之乱起,天下豪强已经拥兵自重,成尾大不掉之势,如今董卓祸乱宫廷,残害忠良,视天子如掌中玩物,即便董卓死了,他麾下二三十万西凉军作何处理?是招安还是放任自流?要我说,董卓死后,便是天下大乱的伊始。”

        戏忠轻笑道,显然他对皇甫嵩这些人有些嗤之以鼻。

        “年轻小儿,休得放肆,你才多大?就敢枉论天子?”

        朱儁怒不可歇,喝道。

        “朱老将军,你何必自欺欺人呢?远的不说,就说冀州袁绍、兖州曹操、豫州袁术、吴郡孙策,他们的官职是谁封的?还不是他们自表的,这些人手中的兵马加起来数十万,董卓死后,谁去剿灭?”

        杨帆淡淡的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