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讨了老婆不要爹娘

        

        十年前,他家老仆徐平的儿子带着媳妇孩子,不顾徐辉祖的反对,移民去了大员。

        两年前徐平儿子回来了,还把徐平给接走了。

        徐平儿子已经大员落地生根,还在当地当了村长,洪熙朝的村长也好,保长也好,都是有朝廷的俸禄的。

        而以前的宋朝元朝明初也好,都是只是一个称呼,帮朝廷做事,但没有俸禄。

        果然,徐钦和老爹回到院子里后就直接向他道。

        “爹,我想移民,去沙州。”

        “。。”徐辉祖脸色很难看。

        徐平走后,家里就他和老婆,还有徐钦全家。

        徐钦要是走了,就余他和老婆两人了。

        “小兰(他老婆)和丈人他们都走。”徐钦低着头,又道。

        他老婆和老婆的爹娘也将跟着他们走。

        “-——”徐辉祖忍住骂人的冲动,颤声道:“你们去那么远干什么?万一有北元什么再打回来-——”

        “那还有什么北元,北元早亡了,再说现在我大明不打别人就算好了,谁敢打过来?”徐钦马上针锋相对:“朝廷每年往西部移十万户,用不了几年,全是我明人。”

        “我想早点过去,先过去的有官位。”

        徐钦直接道:“我问过吏部的朋友,沙州下面设十个县。”

        “普通人当不到县令,我这样的(以这边就有从九品职称的)可以。”

        “我想过去当县令。”

        徐辉祖沉默的看着他,父子两面面相觑,片刻之后,他问:“你一定要过去?”

        “恩。”徐钦低头,不敢看他。

        真是讨了老婆不要爹娘?徐辉祖又好气又好笑。

        两人又沉默了片刻。

        “爹,你跟我们去吗?”徐钦终于开口。

        “俺哪也不去,宁愿老死在大明。”

        “沙州现在也是大明。”徐钦道。

        徐辉祖知道劝不住了,心里也隐隐希望徐钦将来官能做大点。

        “你等会走。”徐辉祖道:“我分一百亩给你。”

        他们家现在有一百多亩田,分一百亩给徐钦,到沙州可以领十倍,一千亩。

        “我不用这么多,种不过来。”徐钦道:“朝廷的俸禄够我用。”

        “给我二十亩就好。”

        几日后,徐辉祖和妻子相互扶持站在城门口,看着徐钦一家驾着马车,往西而去。

        一直等到徐钦马车不见踪影了,徐辉祖再也忍不住,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

        想想以前诺大的魏国公府,现在就余他和妻子两人,徐辉祖感觉自己真是失败。

        ——

        “叭,带犯人周昕。”随着应天府上元县令的惊堂木,杀人犯周昕被带上公堂。

        周昕是个普通百姓,家里种着二十几亩田,上元县在京师附近,朝廷在洪熙年间兴修水利,开通沟渠,推广水车,当地农业相当发达,原本和妻子儿子生活的还算不错。

        但在今年三月,家中突然发生变故。

        周昕到城里卖柴时,妻子被村上一个青皮调戏,回到家的周昕听到勃然大怒,上门说理,青皮和其家人仗着人多殴打周昕,周昕羞怒下反击,失手打死其中一人。

        很快朝廷将其捉拿归案,杀人偿命,按律当斩。

        但青皮家先调戏周氏,又先动手打人,这桩官司最后判下时,周昕,斩;对面有三人坐牢,三年到五年不等。

        双方都不满意。

        但今天周昕又被带出大牢,到了大堂后,发现人很少,除了县令,还有另外一个不认识的官员。

        “周昕是吧?”那官员问道。

        “是草民。”周昕低耸着头,有气无力。

        “你识字吗?”

        “不识。”周昕道。

        “本官念给你听,你认真听着。”

        那官员念了遍,大概意思是,朝廷要向西部移民,除了自己可以报名外,有些特别的犯人,也可以申请到机会。

        这些特别的犯人,主要是指非大奸大恶,迫于无奈,或失手伤人等,比如像周昕这样,妻子被人调戏,怒而杀人。

        周昕原本耸着头,听完后脸色大变,不可思议抬头。

        “草民--草民可以不用死?”

        “只要你愿意带全家移民到西部,可以免死罪。”

        “但刚到西部,其余移民免税二十年,你需交税三成,十年后,可以享受免税十年。”

        周昕简直喜出望外,还有这种好事?死罪没了,还让我移民?

        “草民愿意,草民愿意。”

        那官员笑道:“你先别急,还要问问对方才行。”

        接着又把另一方叫过来。

        对面也有三人坐牢,官员说,你们如果不想坐牢,也可以接受移民,同时原谅对方。

        当然,双方移民地方不同,一个是往赤金城,一个往沙州。

        对面三人当然不想坐牢,又不想原谅周昕。

        官员苦口婆心劝了劝,最后达成协议,双方相互谅解,一个不用死罪,一个不用坐牢,两家都移往西部。

        移民前,周昕家的田交给官府,官府给其凭证,他到了沙州城后,可以用凭证,在当地领两百亩田,如果他种不过来,可以交给官府,由官府帮他出租出去,也可以他自己出租出去。

        他在上元县的房屋,以市价卖给官府,官府将银钱帮他购买了马车和马。

        如果钱不够,由他两百亩田来抵扣。

        当然,他如果不想坐马车,也可以徒步走过去。

        周昕当然要马车和马,他全家好几口人,走过去时间越长,消耗也越大。

        但他家中的屋子是农村简易房子,又卖不了几个钱。

        最后和官府商量后决定,官府提供大型马车一辆,加两匹马。

        周昕到沙州后,只拿一百二十亩田。(具体还得看当地实际情况)。

        田比十倍少了很多,但周昕能活下来就已经很高兴,关键还得到了马车和马。

        出行的当天,他们全家驱使马车到某处集合。

        到了之后,有人看了看他们马车,除了家人和一些东西外,还有些空间。

        “周昕,你们愿意带二十把锄头过去吗?”

        “啊?”周昕不明所以。

        “如果愿意帮朝廷带二十把锄头到甘肃,你到了沙州后,可以成为保长,朝廷有发俸禄哦。”

        周昕当时脸就红了,拼命点头:“愿意,愿意。”

        “到了甘肃,交给当地县衙,你们自己的农具,都由当地县衙发放,暂时每十户共用一头牛。”

        对面一一叮嘱,周昕牢牢记着。

        他们还在说话,突然看到身后有几辆马车排成一列往前而去,其中一辆马车车帘还没拉下。

        周昕扭头一看,只见那马车里没有一个人,但装满了锄头、镰刀等各种农具。

        朝廷不但往西移民,还用各种手段和办法,让移民帮忙带物资。

        有人移民时,带了一马车两马车的农具,过去就是大保长,甚至村长。

        凡帮朝廷带了东西的,经过各州各县,优先通过。

        从洪熙十年开始,大明各地的百姓们,一辆车的马车,一队队的人群,纷纷往西而去,移往西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