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对西夏的态度
书名: 大宋好儿郎 作者: 史小刀 分类: 穿越

        

        庞籍说这话是缓和气氛,完全是好意。

        可秦为却说道:“李元昊想借着大宋的手消磨那些政敌的军队,他更想借着和大宋开战来凝聚人心,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难道大宋就任由他这般戏弄?”

        宰辅们不准备认真应对李元昊的威胁,这让秦为爆发了。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赵祯旁听了半晌都没说说话,显然他是在等秦为的最终结论。

        现在,他终于发话了,却没表态。

        “打!”

        秦为挥拳道:“李元昊既然要来找麻烦,那大宋就打。不管是他政敌的人马,还是他自己的人马,一并打了,要把他们打疼了!西夏既胆敢立国,就要承担这个后果……说句大不敬的话,若非是之前大宋内部不稳,这场仗早该打了!”

        这话有些诛心,但却是实话。

        之前刘娥在,朝中势力随时都有可能分化成两派。

        所以那时谁都不敢言战,不是没那个势力,而是时势不允许。

        现在刘娥去了,朝中势力合成一派,皇帝掌权虽不稳,但却没了竞争对手,赵元俨也被软禁。

        这个时候打一场也未尝不可。

        以来可以提高臣子们的凝聚力,二来也能给刚刚掌权的赵祯增添不少威望。

        “可是……”

        这次连范仲淹都有些头痛了。

        “大宋和西夏以前也有过多次摩擦……秦为,难啊!”

        当初西夏还是一个小部落大宋都拿他没办法,现在西夏立国了,兵强马壮!

        万一……

        庞籍叹息一声,也不肯说话,大宋对西夏没有什么优势,不敢开战啊!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担心打不过。

        所以大家才会抱头装傻,然后被动的应对敌人的挑衅。

        甚至就连一向激进的范仲淹都弱了气势……这事儿,还真是操蛋啊!

        秦为心中暗骂一句,拱手道:“陛下,臣请去西北!”

        吕夷简抬头,有些愕然。

        你竟然主动要求去西北?

        吕夷简也曾经说过自己想去西北掌军,想代大宋亲手结解决了西夏这个叛逆,可说归说,做归做……

        面对彪悍得连辽人都怵的西夏人,他心中没有一点胜算。

        秦为竟然主动请缨去西北戒备,这是什么精神?

        勇!

        悍不畏死!

        因为现在西夏人啥意思都没表达出来,贸然西北全线备战有些草木皆兵的味道,自灭威风。

        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吕夷简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无畏,不禁热血上涌。

        当年他也曾跟在寇准身后,亲身经历了那场让大宋屈辱百年的澶渊之战,后来……他就怕了。

        他刚入政事堂时曾力主革新,更是大胆启用了不少新人。

        可做了宰辅后,他却渐渐变得圆滑犹豫起来,他心中的激情已经渐渐平淡,甚至就连冲劲儿都没了。

        这无关年纪,只是身在高位久了,便顾忌的多了。

        “陛下,要不……臣去吧。”

        吕夷简觉得自己已经把所有的勇气都用在了此刻。

        老夫不怕!

        他想起当初还在枢密院的日日夜夜,想起被自己当年跟着寇公一起琢磨了无数遍的战例。

        那些日日夜夜里,他们都在饱受煎熬。

        当年之战他回想多次,想来想去,最终觉得是大宋军队的实力不够强大,骑兵不够多,所以非战之罪。

        可大家心里都清楚,任何理由都是借口罢了。

        当年若是他们能再勇敢一些,或许就没有后面的澶渊之耻,哪里会有现在跋扈嚣张的辽国!

        老夫这次一定不再怕!

        若是李元昊敢来,老夫拼死也要让他知道吕夷简是何等人。

        他握紧了双拳,却发现大家都在看着自己,吕夷简有些不高兴,等看到大家都在看着自己的肚子时,就摸了摸。

        哎!

        硕大的肚子渐渐有些下坠的趋势,整个腰……没腰了呀!吕夷简顺手摸了一下腰部,不禁悲从心来。

        想当年老夫的小腹也是六块腹肌啊!

        现在呢?

        一大坨!

        做了几年首相,别的没涨,只有岁数和体重越来越高。

        王臻说道:“吕相,军中可是要操练的!”

        庞籍也茫然道:“吕相没有经历过血战,要不……还是在后方指挥吧。”

        这是不看好年纪和体重一般高的老吕能亲历战阵。

        有人忍不住笑了起来,随后连赵祯都笑了。

        “吕卿……罢了。”

        你哪里是上阵杀敌的料子,别到时候西夏人没杀掉,反而把自己搭进去了。

        老吕虽说有时候脾气臭了些,但做宰辅还是可圈可点的,至少他肯干实事儿,而且为人直爽。

        若是折在了战场上,这对赵祯和大宋来说都是一大损失,更有可能让西夏平添了气势,让大宋百姓对朝廷失了信心。

        赵祯见宰辅们的意见趋于统一,就吩咐道:“如此当派人去巡看,若是西夏人来袭,就果断迎敌。”

        庞籍干咳一声,示意陛下看自己这边。

        老夫在西南可是干翻了交趾人的存在啊!

        上次从西南归来之后,他对征战就生出了浓郁的兴趣,恨不能率军冲出国境,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老吕是首相身份太重,去军中怕是会被当作吉祥物供着,老夫去吧。

        赵祯的目光转动。

        秦为太年轻了,资历不够,自然不能统帅大军,就算他想提拔秦为也不能越界,否则就是捧杀。

        那么就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臣子去坐镇。

        他看过吕夷简,脸颊微微抽搐,觉得这位还是在朝中蹲着吧。

        庞籍上次去西南表现还不错,甚至还手刃敌军一名。

        范仲淹……他要留着对付朝中那些别有用心的臣子,老范的作用从来都不在战场上,而是在官场。

        王臻垂垂老矣,赵祯已经提拔了张晟为枢密副使顶替了老将王德用,就等着王臻致士,庞籍补缺,张昇就可以接任了。

        最后就是晏殊。

        晏殊文采自不用说,这些年他教导赵祯,无愧帝师之名。

        可他却也不是能领兵的,没有经验啊!

        若是李元昊来袭,他能及时作出应对吗?

        赵祯在沉吟着,目光在庞籍和晏殊之间打转。

        庞籍面色微沉,显得格外稳重。

        晏殊神态自若。

        赵祯又看了一眼秦为,眼中有些晦暗之色。

        “王卿六十余,尚能饭否?”

        王臻没想到陛下竟然会点自己的将,他一怔,旋即凛然道;“若是败了,老臣愿死在敌军刀下,无颜再见陛下。”

        一股惨烈的气息弥漫开来,连吕夷简都不禁为了这话而侧目。

        陛下并未要求王臻立军令状,甚至都还留给他拒绝前去的余地,可王臻竟然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他已经六十多岁了,去西北挣命有多大作用?

        就算是立功了还能撑几年?

        可他竟然就这么给自己画了个圈子,用最激烈的方式给了陛下一枚定心丸。

        老王,你一辈子执拗,老了老了,竟然这般果决吗?

        吕夷简叹息一声,说道:“王公只管去,尽力就好,至于死不死的,这些话说来作甚?陛下在呢。”

        按年级,王臻比吕夷简大了十岁不止。

        现在他用一句‘王公’,全了对王臻的尊重。

        赵祯说道:“是这样,王卿去了,只管巡看,若是李元昊不来就罢,若是他来了,是战是守你可一言而决,朕在京城绝不让你束手束脚!”

        宰辅们被这话给感动了。

        以前刘娥在时大家都有些小看了这位帝王,不是赵祯没本事,实在是那个女人的光环太闪耀了。

        现在他们才发现,原来这位陛下竟然这般大气?

        从赵老二开始,不管是武人还是文官出征,宫中的帝王总是在担心。他们并不只是担心胜负,更担心领军人是否有异心。

        在这种被迫害妄想症的指引下,各种奇葩的制衡手段都出来了,比如说阵图。

        而赵祯竟然放言不捆住王臻的手脚,让他自由发挥,这种待遇可是百年难得一遇。

        “陛下英明!”

        这次连秦为都心悦诚服的躬身行礼。

        他知道赵祯想弄西夏不是一天两天了。

        毕竟西夏是在赵祯在位期间独立建国的,这就好比自己家里忽然有个儿子说:以后我不叫你爹了,咱俩轮兄弟。

        这事儿换谁谁能忍?

        赵祯以前一直隐忍,因为他上面有娘,下面有不太服气的臣子们。

        现在娘没了,臣子们被他从上到下洗了一通,要说现在谁最想和西夏开战,那无疑就是赵祯了。

        可他却不能表现的太过激进,否则就会被说是冲动……

        一个容易冲动的帝王,这对国家来说不是好事儿。

        好在有个比他更冲动的臣子,忠心且聪明。

        很多话不用赵祯之说,秦为就能在他之前将话题跑出来,然后再多方婉转下促成此事。

        赵祯微笑道:“西夏、辽人、交趾人……以后不知道还会有什么人,大宋的麻烦会很多,朕一己之力如何能当?还请诸卿勉力。”

        “臣等定当竭尽全力!”

        群臣也大概明白了,看来对西夏一事陛下心中早就有了打算,只是用秦为的嘴说出来了而已。

        此时若再出言反对,那就是不识时务了。

        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