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价格起风云
书名: 春雷1979 作者: 牛凳 分类: 都市

        

        约莫过了一个多小时,张喜禄再次敲开了韩春雷的房门。

        他耷拉着脑袋,蔫了吧唧地进了屋。

        韩春雷问道:“见到阿兰了?”

        “嗯,见着了。”

        张喜禄说道:“跟你猜的一样,阿兰她不同意把孩子打掉。”

        韩春雷对阿兰这个反应,并不意外。

        张喜禄继续道:“我一跟她商量打胎这事儿,她就可劲儿哭,说啥都要把孩子生下来。还威胁我,我要不养这孩子,她就自己养,以后孩子随她姓。”

        “你还不如人家阿兰一个小姑娘有担当!”韩春雷摇摇头。

        张喜禄满脸委屈:“我俩这不是没扯证呢吗?没证儿,这孩子怎么生?就这么把孩子生下来,她爹妈能饶得了我们?”

        韩春雷气乐了:“你这个时候害怕人家爹妈了?早干什么去了?”

        “我……”

        张喜禄被韩春雷怼得体无完肤,一点脾气都没有。

        韩春雷问道:“喜禄,现在阿兰铁了心要把这孩子生下来,你咋想的?”

        张喜禄弱弱道:“春雷,我家的情况,别人不知道,你还能不晓得?我爹妈早就没了,我打了这么多年光棍,啥也不懂。阿兰真要把孩子生下来,谁来照顾?这月子谁伺候?而且我还得出门挣钱。我是寻思啊,等条件再成熟点,再要这个孩子。”

        “什么叫条件再成熟点?孩子都在娘胎里了,还能等你三五年不成?你当阿兰怀的是哪吒啊?”

        韩春雷有点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张喜禄一眼,这家伙还是责任感不够啊。

        他想了下,说道:“我给你出个主意!”

        张喜禄嗯了一声:“你说,啥主意。”

        韩春雷道:“我上次回红旗村看你二大爷的时候,看你二大妈也在家闲着,索性你花点钞票,托你二大妈帮忙伺候月子。”

        “我二大妈?”

        张喜禄微微一怔,不禁点头说道:“她这方面倒是有经验,他们家两个儿媳妇的月子都是她自己照顾的。她老人家带娃也是一把好手。”

        “这么说,你也不反对阿兰生下这个孩子了?”韩春雷问道。

        “我…我也没说一定要打了她肚子里的孩子啊。”

        张喜禄闻言,急着解释道:“你说我也二十七八奔三的人了,谁不想早点结婚抱个大胖小子,这…这不是啥也不懂,啥也没经验,脑子一热,就想先打了胎,等以后结完婚再要一个吗?”

        “呵呵,我看你啊,就是没担当。以后真要对阿兰好点,她比你小了差不多一轮,连证儿都没扯就愿意给你生娃,你还想什么呢?”

        韩春雷对张喜禄又是一顿训。

        张喜禄连连称是,道:“把阿兰带回去我们老家也好,村里结婚认酒席,结婚证晚点扯也没人说啥。到时候我让我二大爷二大妈,还有我那几个堂兄弟帮忙张罗几桌酒席。而且村里也有接生婆,不用担心没结婚证去不了医院生娃。”

        “你看,事情不就理顺了吗?”

        韩春雷道:“到时候等娃生下来了,你和阿兰扯上结婚证,抱着娃,再多备些厚彩礼去趟阿兰家,礼数到位。他爹还能拎着榔头撵你出门啊?”

        张喜禄眼睛一亮:“是这么个理儿,春雷,还是你有能耐!啥事落你手里,都能厘清个二四五的。等我当了爹,我让我家娃认你当个干亲,这个干爹你没得跑!”

        事情得到解决,张喜禄越说越是激动。

        又滋溜一转身,下楼出院子,直奔阿兰家了。

        ……

        ……

        阿兰刚刚怀孕,所以不怎么显怀,不影响她工作,但是她妊娠反应有点大。

        只要一闻到车间里缝纫机机油的味道,她就一顿哇哇好吐,

        看了这厂子里是没法待了。

        两个人又没结婚,她来阿雄家住张喜禄这里,也不太方便,被人举报未婚同居也是个麻烦事。

        而且接下来,张喜禄还要回趟老家红旗村打前站,她一个孕妇,没人照顾实在不行。

        还是韩春雷给帮了忙,托红姐暂时收留和照顾一阵子阿兰。

        红姐虽然不怎么待见张喜禄,但是韩春雷开的口,阿兰也可怜见的,所以她也没有二话,就把阿兰接了过去。

        在安顿好阿兰的第二天,张喜禄就启程回了杭州,和二大爷一家商量阿兰回来生孩子的事情,还有张罗办酒席的事。

        这一次,张喜禄出手很大方,从照顾孕妇到伺候月子,再到带孩子,只要阿兰在这里住着,他就每个月付给二大妈五十块钱。

        五十块钱,在深圳都不算少了,更何况是在老家红旗村。

        二大妈二话不说揽下了这个活,还跟二大爷一块儿把办酒席的事情也一并揽了过去,让张喜禄放心就是了。

        等到张喜禄把事情都安排妥当之后,阿兰就被送回了杭州。

        张喜禄在老家陪了她三天,又办了酒席请了酒,这才又回到了深圳。

        他还需要回深圳努力挣钱,毕竟每个月五十块钱的照看费,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未来阿兰生下娃,那他们一家就是三张嘴了,可不是打光棍那会儿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所以,他必须回深圳挣钱,多挣钱。

        ……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就进入了八月。

        如今的东门墟,经营绿茶的店铺,不仅仅只有春雷茶业,和那家“正宗西湖龙井”的专营店了。

        暴雨水灾过后,东门墟一带陆陆续续又冒出了六家经营绿茶的店铺。

        绿茶在深圳茶业市场的份额本来就不算大,店铺骤然增加了这么多户,竞争自然也愈发的激烈。

        自从那家龙井茶专卖店,通过降价促销来吸引了不少的客户后,其他店铺陆续跟风,你今天降一毛六分,他明天降个二毛三分。

        通过这一波价格战后,八月以来,深圳市场的绿茶价位一路走低。

        同行之间的价格战,自然也对春雷茶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一家独大的日子,已然一去不复返,春雷茶业也不得不跟风降价。

        不过降价归降价,韩春雷还是有自己的底线,价格可以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去降,但是不能为了降价而降价,最终进入恶性循环。

        但你有底线,不代表别人有底线,绿茶市场又只有这么点大,如此一来,春雷茶业的市场份额在节节锐减,客户也在默默流失。

        ……

        一个星期六的傍晚。

        韩春雷、黄爱武、刘美君、罗大鸿,都在办公室,仔细清点营业额。

        一通清点之后,发现这个星期六的营业额,竟然不到上周六的五成。

        而本周一到周五的营业额,也不足上周的七成。

        这意味着,客户没有新增,而且老客户在不断流失。

        对一个企业而言,老客户流失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新增客户。

        办公室内。

        “老板,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黄爱武着急道,“如今咱们绿茶的价格是市场里最高的了。如果我们再不大幅度降价,以后深圳的绿茶市场就没咱们什么事了。我听说楼上茶楼的李家俊,都偷偷从对面那家进了一批绿茶。我黄爱武先表个态,值此春雷茶业生死存亡之际,我愿意与公司共进退,我们的绿茶要降价,我的工资也可以往下降,茶叶提成什么的,也可以先不要!都公司熬过这一关,咱重新恢复!”

        “我同意爱武大哥的提议,我的工资,也可以减半。”刘美君紧随其后。

        两人说完,都很有默契地看向一旁的罗大鸿。

        “生意不好做,减少一些工资和提成,也……也不是不行。”罗大鸿欲言又止,最终也附和了黄爱武的意见。

        “你们啊……”

        韩春雷听后颇为感动,他的目光缓缓地扫过眼前三人,随手说道,“那我也表个态吧。大家的工资不能降,提成也不能减。一来是,咱们春雷茶业远没有到降薪的地步。二来,一味地跟风降价,不惜成本低地降价,并不能帮助公司在这次恶意竞争中获胜,反而会被人一路带着节奏走,最后把春雷茶业的牌子越做越low!”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