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说的祥妃坐不住了,这一个多月来,沅宛不理六宫事,她作为皇后之下位分最尊的妃子,理所当然的要替皇后分忧。如今皇后的话,明明白白就是在训斥她了。
祥妃立刻起身请罪,众人见皇后动了怒,纷纷跟着跪下。道光只当是沅宛因为全嫔的赋而动了怒,也并未多说什么。沅宛平了平气,淡淡道:“伺候皇上是嫔妃的本分,伺候的好了,皇上和本宫都不会亏待你们;伺候的不好,不得皇上宠爱,这样的事怨不得旁人,要怨,只能怨自己心术不正!不把心思放到如何伺候好皇上这件事上,抱怨起来倒是熟练的很,半点儿也不能为皇上分忧,要你们何用!”
这番话声色俱厉,可见是动了真怒。底下没有人敢接话,沅宛停了停,又起身道:“这一个多月,是臣妾懈怠了,请皇上降罪。”
道光伸手来扶她,“事有权宜,也怨不得你。地上凉,快些起来吧。”
沅宛还要再说,被道光不由说分的拉了起来。道光握着她的手,环视一圈道,“皇后教训的话,你们可都记下了?”
“皇后娘娘教训的是,臣妾等记下了,再不敢忘。”
“记下了便都起来吧,今日是公主满月酒,不要跪着扫兴了”,道光淡淡的吩咐道,沅宛回头对彩燕道:“查今儿个是谁在重华殿当值,宫女面圣不经通报便进得来,这样的规矩本宫还是头一次听说。查出来后,无论是谁,一律赏二十板子,发往慎刑司苦役。”
那宫女不经通报便到了道光面前,说明今夜重华殿值夜的人中定然有全嫔的眼线。如今这样的情形,沅宛没工夫细查到底是谁,也没兴趣去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也算是给包括全嫔在内的所有人一个警示,要想在皇后面前耍花样,先掂量自己够不够分量!
满月酒后,沅宛不但完完全全的拿回了六宫的大权,也在众人面前立了威。全嫔呈上的那篇赋内容到底如何,没有人知道。大家知道的是昔日的宠妃主动向皇上示好,皇上不但不领情,还斥责了她。于是大家便知道,未来该投靠谁,才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一时间储秀宫热闹异常,对于六宫的示好,沅宛的态度始终淡淡的。除却祥妃、德嫔之外,连静嫔都很少见,更别说那些平日里只在晨昏定省时露脸的答应、常在们。沅宛重新掌权后,原先争风吃醋在祥妃面前闹来闹去的统统噤了声,静嫔也收敛了不少,不再仗着有孕就对祥妃不敬。全嫔自那也之后再无动作,唯一能让沅宛心烦的,就是被关在冷宫的彩蓝。
算算日子,彩蓝也被关到冷宫三个多月了,按理说这样的棋子,弃了也就罢了。但沅宛还是想试一试,毕竟彩蓝没有害过她,还和她默契的对付过全嫔。
这三个多月来,道光一句也没提起过关在冷宫里的彩蓝。他像是完全忘了这件事一样,沅宛思忖着,事情过去了这么久,翻案虽然不容易,但也有试一试的必要。没承想她刚刚提了一句,道光立刻冷了脸,手中的茶碗往桌上一放,转头吩咐道:“去把清和抱来。”
这样的不留情面,沅宛也有些讪讪,遂按下了这件事不再提。只传话叫人好生伺候着彩蓝,等皇上气消了再说。
但沅宛其实很清楚,照现在的形势下去,彩蓝大概等不到从冷宫出来的那一天了。
早在几个月前,鸦片在沿海流毒一事就已传到了京师,关于要不要禁烟、如何禁等事,一帮大臣吵来吵去,吵了这么几个月,也没吵出个所以然来。就在前两日,全嫔的阿玛、军机大臣颐龄,被揭发暗中贩卖鸦片牟取暴利,被道光关进了刑部大牢。
军机大臣被关是大事,被关的又是素来以清正廉明示人的颐龄,民间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更有甚者,有人传言颐龄私下招兵买马,意图谋反。
沅宛哭笑不得,“招兵买马?天子脚下,他们以为招兵买马像逛集市时牵回去几只鸡一样容易吗?还是当九门提督等衙门都是瞎子?”
倩柔显然没有她那么乐观,“我记得我告诉过你,静嫔的母家和九门提督……”
沅宛一抖,旋即明白了过来,压低声音问道,“是太后?”
倩柔点了点头。
“怪不得皇上去瞧了全嫔,原来是这个缘故”,沅宛恍然大悟道,想了想,又皱起眉头,“事情怕是不妙。”
“诬陷颐龄这件事,额娘和阿玛能猜出来是谁主使的,皇上未必就不知道。但证据天衣无缝的摆在面前,他不得不办了颐龄,但可以给全嫔盛宠。太后素来不喜全嫔,这样算是个反抗,如果皇上真的打定主意这样做,全嫔复宠便是板上钉钉的事,再没有人能够阻拦。”
而全嫔一旦得宠,她手里的筹码便不会再是废品了。
正说着,彩燕的声音传来,“主子,刘太医求见。”
沅宛想起前几日曾嘱咐刘子谦去瞧瞧静嫔的脉,看看她怀的是男是女,于是扬声道:“请进来吧。”
“刘太医有好几日未来储秀宫了,今日既然来了,想必是有结论了?”
刘子拱手道,“皇后娘娘圣明”,走上前了两步,压低了声音道:“据臣推断,十有八九是小阿哥。”
倩柔立刻道,“有没有什么法子——”沅宛截断了她的话,对刘子谦道:“让她生下来。”
刘子谦做事向来不会多嘴,如今得了沅宛的这个命令,他虽然有些惊讶,也还是恭敬的领了命。
“沅宛,你怎么……”倩柔一脸的忧色。
沅宛也同样的忧心,“太后设计了颐龄,皇上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前朝的形势堪忧,若有朝一日太后真的……穆亲王已逝,瑞亲王尚未成亲,皇上又无嗣,难道让太后效仿则天女皇吗?”
“太后纵然想把持朝政,也得有个傀儡在外面撑着,这一点,太后想必也很明白。所以静嫔的孩子可以生下来,到时候若是用的上便用,用不上便可以弃之。”沅宛说着说着忽然笑了起来,“其实这件事,最大的变数是绵忻。”
太后老了,纵然真的能临朝,百年之后还是要把手中的权力交出来。至于能交给谁,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倩柔甚至告诉过沅宛,当年先帝还在时,曾有意立绵忻为太子。奈何先帝驾崩时绵忻还小,“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加上当时的皇后也就是如今的太后是绵忻的亲额娘,为了避嫌,皇位最终给了道光。
至于当时同意不让绵忻继位的太后如今为什么改了主意,一意要争权,大概只有太后老人家自己心里清楚了。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王爷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