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铁甲连弩车

        

        ——“嗷呜!”

        群狼凄惨的嘶鸣声不绝于耳。

        烈日之下,演武场上正在上演一场单方面的屠戮。

        所有围观的军士寂然一片,哪怕过了许久,却依旧为眼前的一幕而瞪大了眼睛。

        到最后,一阵阵惊呼声、议论声悄然传出。

        “关四公子,好手段哪!”

        “只是,关公是考武…关四公子如此做,那‘武’从何来?是不是就违背关公的初衷了?”

        “是啊,若是人人都如关四公子如此,那还何必训练?”

        “你们看,关公的脸色…并不好看!”

        有兵士注意到了关羽的面颊。

        那张素来毫无表情的面颊上,此刻依旧露出满满的惊骇,可惊骇之中,他那丹凤眼下垂,俨然…是带着几分怒气。

        倒是关麟、关索、关银屏,他们吃着牛肉干,侃着大山,每隔一段便用诸葛连弩“突突突”一阵,随即…聚拢在一处的群狼就有几只倒霉的狼命归西。

        仿佛,她们姐弟三人就是猎人,而群狼就是束手待毙、随时等待死亡到来的猎物…

        再没有比这更轻松的“战斗”了!

        …

        “云旗公子好生聪慧、机敏!”

        关羽身边,马良是第一个张口称赞的。

        原本,马良就因为关麟的“答卷”而对他满是好奇与期待。

        现在好了,他力克群狼的方式又远远超过了马良的期待。

        甚至,惊喜…

        关麟让马良感到了一抹别样的、久违的惊喜。

        这是在庞统军师与诸葛军师先后离开后,许久没有出现过的感觉。

        “偷奸耍滑!”倒是关羽,从惊诧中醒转过来的他眯着眼道:“若是我关家军中,这般偷奸耍滑蔚然成风,那谁还会拼命的训练?都去学着偷奸耍滑了!”

        关羽保持着他那一如既往的严苛。

        再加上,他素来崇倡武道,这般“取巧”致胜,关羽吃惊归吃惊,却打从心里看不上。

        “何况,演武台考武之地,谁允许他搬来一个牢笼?”

        “关公此言就对云旗公子太过苛刻了…”

        马良连忙辩解道,“今日‘考验’,关公只是提及‘以狼考武’,却并未规定可携带什么,不可携带什么,关平、关兴公子手持青龙偃月刀是尚可,云旗公子搬来牢笼防御,然后以‘弩’为兵刃攻击,自然也无不可,这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云旗公子只是合理利用了规则。”

        听得马良夸耀关麟。

        作为一个父亲,关羽心头本能的淌过一阵暖意,可这股暖意却并未消融半分他面颊上的冰冷。

        “小聪明罢了,难不成,上阵杀敌还能搬上一个牢笼?”

        关羽凝着眉,语气一如既往的严厉。

        马良目光幽幽的转回演武场上,看着那牢笼之内不断向外射出的“弩矢”,看着那群狼倒地,马良感慨道:“真正的战场上,便是搬上一个牢笼,只要能克敌制胜,又有何不可?”

        唔…

        此言一出,关羽抬眸,他觉得马良是话中有话。

        果然,马良的话还在继续,“关公岂不闻曹操手下有一员将领,名唤田豫,渔阳雍奴人(天津人),常年替曹操镇守北疆,他的武艺也是平平,骑射弓马更是不值一提,却先后从征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多有功勋…让曹操北境无忧,关公觉得此人奇么?”

        田豫?

        曹军北疆将领?

        马良提及他干嘛?

        似乎,这田豫是与如今这演武场毫无关联的一个人物?

        “季常”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关羽眼眸眯起,“季常有话直言即可!”

        马良继续道:“此田豫奇就奇在,他面对胡人骑兵时,往往不会选择直接拼杀,反倒是会依据地形,让战车围绕成圆形战阵,铸造起一道马儿无法跨越的‘墙体’!”

        “而弓弩手拉满弓守在里面,胡人攻不进去,只能溃散!以此方法,此田豫屡战屡胜,那战车墙体之法,更是让鲜卑胡骑擅野战不擅攻坚的弱点暴露无虞!可谓是创造了步兵对骑兵‘力挽狂澜’式的胜利!”

        这…

        听到这儿,关羽听懂了些什么。

        这与秦王不惜代价铸长城防范匈奴是一个道理。

        骑兵怕什么,就怕逾越不过去的墙体。

        所以…马良的意思是…

        不等关羽细想。

        马良的话还在继续,“仔细想想,田豫对抗鲜卑胡骑的方法,岂不是与云旗公子对付群狼的方法一模一样呢?”

        马良伸手指着那“铁笼”道:“关公且看,田豫是用战车围城圆形战阵以此筑造墙体,隔绝骑兵的冲锋,云旗公子却是用铁笼更直接的隔绝群狼的进袭,就连胜利的方法也一模一样,不过是弓箭与弩的差异,此又非异曲同工之妙?”

        言及此处…

        马良起身,朝关羽拱手,“良恭喜关公,云旗公子能想到如此方法,聪慧过人,机敏巧变,实属大才!”

        嘿…

        别说,经过马良这么一解析,关羽也琢磨出点儿味道了。

        要知道,此前他向北进攻襄樊,只能选择在夏秋时节,因为这是汛期…

        关家军是“水军陆战队”,而曹军北方人多不习水性,故而在汛期无往而不胜。

        可往往到冬春两季,关羽就不得不退兵,因为到了“枯水期”。

        河流都干涸了…

        真要打的话,北方多骑兵,关羽多步兵,骑兵是天生克制步兵的,优势在曹军那边。

        可…今日,看到关麟这“铁笼”克狼,听过马良引申出的“田豫”战车结阵破胡虏,关羽像是豁然明朗。

        他像是在原本那扇门敞开的同时,又额外打开了一扇窗。

        如果…

        在战车后,套上这么个铁牢笼…

        不,完全没必要用铁的,木头的就可以,只要能一定程度阻隔敌人的兵锋。

        然后将连弩固定在牢笼中。

        是不是就能做到防御力拉满的同时,像是云旗射狼这般,将曹军的骑兵射杀在牢笼之外?

        想到这儿,关羽的眼睛中直冒光。

        连弩用来进攻。

        战车用来机动。

        牢笼可以保护弩手的同时,横起来,就是一座墙体!!

        ——连弩车!

        不,这应该叫做——铁甲连弩车!

        关羽越琢磨,越是觉得有点意思。

        说起来也奇怪。

        如何在枯水期对抗曹营骑兵?这是关羽苦思冥想许久都未能解决的问题。

        可谁能想到,无心插柳…就这么一下子,似乎…似乎就迎刃而解了。

        而追本溯源,这一切的源头竟在这个他示为“逆子”的儿子身上!

        嘶…

        关羽下意识的发出一道说不上是惊讶,还是觉得这事儿离谱的声音。

        他那丹凤眼再度开阖,直勾勾的盯着演武台上的关麟。

        想不到,一场考武,竟还有意外收获!

        等等…

        关羽猛然想到了什么。

        他心头下意识的嘀咕:

        ——“难道,这就是云旗所谓的‘学武救不了大汉’?”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