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书名: 重生六零之不艰苦 作者: 牛奶花卷 分类: 穿越

        这个活儿真心不轻松。

        蔡丹想看清楚点,怎么弄了个木架子,这是干啥的。

        专业打井设备么。

        没有电也可以用么。

        蔡姑父拦了下,“别过去,要挖了,到时候都是泥,有啥好看的。”

        蔡丹一手遮着嘴,“姑父,那要是挖土,咱们自己也能弄啊,打井可不便宜呢。”

        虽然没说太明白,她知道蔡姑父肯定懂。

        蔡姑父嘴角抽抽,“人家会找,知道在哪挖有水。还有设备,不至于挖了塌。”

        蔡丹“哦”了声,原来是靠技术吃饭的啊。

        蔡姑父揉揉侄女的小脑袋,“回去吧,等挖出水了,垒砖的时候喊你看看。”

        蔡丹听话的走了,她对挖泥巴兴趣不大。

        下午就开始渗水了,但是那些人还在继续挖。

        看到一个个跟泥猴似的,蔡丹不得不感叹,干啥都不容易啊。

        她探头看了眼挖掘深度,觉得肯定有十多米了。

        这算深井么?

        不算吧。

        她并不懂,人家工人都在干活,也没人搭理她。

        看到整口井都在用木板、木棍进行着内部支撑。

        这就是在防止塌陷吧。

        其实挖井还是挺危险的,这么深如果突然塌了,人很轻松的就被埋里了。

        “姑父,这些人你从哪找的?”看着挺专业的。

        蔡丹就是好奇,随口一问。

        “别人介绍的,这些都是市里正式工。”蔡姑父的意思是别小瞧人家。

        蔡丹知道这个年代没有私企,即使的理发店、缝纫店也都成了公家的。

        所以这个打井队也是公家的,她并不奇怪。

        “这工作可不轻松。”蔡丹感叹了句。

        体力劳动,还要到处跑。

        毕竟不能天天在市里打井。

        市里大部分已经自来水了吧,需要打井的地方可不多。

        “他们属于一线,属于重体力工作,有专门的补助,往外跑也有补助,就是每月的粮食指标也比普通工人多,他们挣的钱比领导多不少,这个打井队可是香饽饽,不是谁想进就能进去的。”蔡姑父很有闲心的跟侄女八卦两句。

        蔡丹又知道一个时代特色,那就是工人比领导挣得多。

        所以很多工人都不愿意当官。

        因为那样挣得钱就少了。

        最初听蔡姑父讲的时候,她都不敢相信。

        还可以这样。

        “他们外出有粮食补助的,咱们提供住的地方就可以了,至于吃的,除了第一顿,剩下的人家会给粮票的。”蔡姑父没说,收费那么贵了,吃喝肯定要自备。

        知道他们有钱,所以天天鸡蛋没断。

        他还暗示了过几天杀秋收猪。

        这些人都想要买猪肉呢。

        这就很好,有猪肉这个饵吊着,他们肯定会好好打井的。

        蔡丹不知道蔡姑父已经使下手段了,听到蔡姑父提到粮票,她想起了蔡母昨晚拿出来的二两省内粮票,“姑父,这粮票也分省内、市内和县城的么?”

        蔡姑父挑眉,“这粮票还真的分地方,咱们县城的粮票一般叫地方粮票,只有在咱们县城才能用,出了就用不了,最好的粮票是全国通用粮票,去哪儿都能用。”

        蔡丹沉吟了下,“也就是说,要出远门不但要开□□,还要有全国粮票。”

        可真的是一道道关卡。

        怪不得这个年代人员没啥流动呢。

        后世因为要大力发展经济,这些“关卡”自然不合适了,所以它们就消失了。

        “还得有钱。”蔡姑父逗趣了句。

        提到远行,蔡姑父心里一动,他想去京城和上海看看。

        去趟这些大城市,他也想开开眼。

        不过…还是算了,现在太乱了。

        这时候打井队那边喊蔡姑父了。

        蔡姑父赶紧过去了。

        蔡丹听了会,觉得没啥意思。

        和蔡姑父打了个招呼,要回去了。

        蔡姑父给她安排了个任务,“丹丫头,回去烧点热水,给叔伯们沏茶。”

        蔡丹点头,“我这就去。”

        她屋里是有热水的。

        蔡丹回了屋子直接拿水壶沏茶,别的不够喝啊。

        现在人们喝茶不是品茶是解渴。

        沏茶更倾向于对方是贵客的意思。

        至于好不好喝,其实并没有那么在意。

        打井工人们拿出大缸子,蔡丹一一给倒茶水。

        “小丫头很厉害嘛,这么小就会算账。”显然这些人是听谁说了,知道蔡丹的情况。

        蔡丹这时候必须谦虚啊,主要是这个年代必须谦虚,“我也学了好几年呢。”

        这话倒是把打井的头头给逗乐了,主要是人不大,还一本正经的说学了好几年,就挺好玩的。

        旁边一个人说道,“我儿子和你一样大,还在家玩泥巴呢,回去我就给送学校去。”

        “我闺女就知道要吃的,送她上学就哭号。”

        …………

        蔡丹微笑,继续倒茶。

        赶紧倒完撤。

        蔡姑父招呼着,“别夸了,小孩不禁夸,别给我夸歪了。大家伙都歇歇。丹丫头,你把水壶放这吧。”

        蔡丹立马将水壶放下,“叔叔、伯伯你们歇着,我回去写账了。”

        又和蔡姑父摆摆手,溜了溜了。

        被人当面夸真有些遭不住。

        回了屋,蔡丹忍不住松口气,然后又笑了,她这是又成“别人家孩子”了。

        还好这些人都是市里的,路程足够远,那些孩子们的怨念应该“飞”不过来。

        ——————

        第二天开始垒砖,蔡姑父说是两天打好,结果用了三天半。

        羊圈附近这口井比预计的要深不少。

        工程量增加,用的时间自然就多了。

        终于轮到蔡丹和蔡姑父家了。

        仍然是两口井一起打。

        又出怪事了,两口井也就距离三四十米吧,结果她家的井要比蔡姑父家的深七八米。

        也比蔡姑父家多干一天。

        好在之前定好的是打一口井的价格,要是按照深度给钱,她家要多给不少。

        不愧是专业的,人家将井垒的十分漂亮。

        井台都给弄好了。

        还嘱咐了回头弄个井盖,家里有小孩千万别让去井边玩。

        蔡丹家是没有小孩的,但是院子里有溜达鸡啊。

        要是这些鸡在井口嗯嗯,她们还喝不喝,所以这井盖是很有必要的。

        蔡母决定还请蔡爷爷用柳条子给编个井盖。

        再用木棍压住就万无一失了。

        对了,还要安装一个轱辘用来打水。

        这个也不是她们自己能做出来的,需要找木匠来做。

        还有麻绳,也要多准备一些。

        因为井水不总是这个高度的。

        木桶家里倒是有的。

        后续工作还不少。

        这井水也一时半会也喝不上,因为需要一段时间静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