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一战定乾坤
书名: 丰碑杨门 作者: 圣诞稻草人 分类: 穿越

        

        “轰~”

        滔天大水,重开了矮山上的草木,一泻千里。

        矮山下的李继迁部兵马,在大水冲击下,被拦腰斩断。

        数以万计的李继迁部兵马被大水吞没,惨叫声不绝于耳。

        水往低处流。

        大水冲着李继迁部的兵马,一头扎进了不远处的陷坑里。

        几息之间,陷坑就被大水填满。

        李继迁心头震动,张目结舌的看着大水吞噬了他麾下近一半的兵马,心里都在滴血。

        “轰隆隆~”

        大水带来的震惊还没有消散,不远处,杨七率领的大军就黑压压的扑了过来。

        “结阵,御敌,稳住阵脚。”

        李继迁提着佩剑,随手斩杀了两个慌乱的四处逃窜的军卒,鲜血溅满了一身,他却犹不自知,大声的在咆哮。

        在李继迁大声嘶吼下,他麾下的各部头领仓皇中汇聚到了他身前。

        二十三万大军,到最后集结在了一起,剩下了不到十五万。

        近八万兵马,被洪水葬送。

        “杀!”

        眼看着杨七率领的大军越来越近,李继迁也顾不得去排兵布阵,他提着剑,一骑当先,率先杀了过去。

        在他身后,十五万大军犹如一窝蜂一样涌了过去。

        “散!”

        而杨七这边带领着兵马冲近了以后,一声低吼。

        他身后的游骑军、野乞部族骑兵瞬间散开,一左一右呈两翼状冲向敌军。

        随着游骑军和野乞部族骑兵散开,被他们挡在身后的铁骑军就暴露了出来。

        杨五身着一套墨色盔甲,浑身上下包裹的严严实实,几乎看不到一丝缝隙,连他胯下的战马,毅然披着铁鳞甲。

        在他身后的铁骑军,穿戴着同样的盔甲,五人一组,结成阵形,像是一个钢铁堡垒。

        铁骑军的装备目前还在不断的加紧铸造中。

        所以,杨五身后的铁骑军,除过前六排的两千军卒外,其余的大部分的军卒,只是套着普通的盔甲。

        但是,铁骑军军卒们的所有装备,却是配备齐全的。

        一支如同磐石一样的钢铁堡垒屹立在两军阵前,看着很惹眼,也很吸睛。

        几乎所以初见这支兵马的人,都会感觉到他们不好对付。

        作为对手,李继迁自然看到了这一支钢铁军队的出现。

        他也曾是多次建立重甲骑兵的人,自然能够看出眼前这一支重甲骑兵的战斗力。

        明明知道对上这一支重甲骑兵,他麾下的兵马会死伤惨重,但是他却没有别的选择。

        “杀!”

        为了助长麾下兵马的胆气,他反而带领着兵马冲的更加疯狂。

        杨五抬手,冷声下令,“弩!”

        铁骑军军卒,齐齐架起了他们马背上的劲弩,一排排的锋利的弩箭上,闪烁着冰冷的寒光。

        “风!”

        “嗖~”

        一排箭矢射了出去。

        明明有上千人在同时射箭,却只有一个声音。

        “风!”

        “风!”

        “……”

        一排排的箭矢射出,箭雨磅礴,吞噬着他们眼前李继迁部兵马的性命。

        冲在最前方的李继迁部兵马,几乎是像割麦子一样倒下。

        当真是认命如草芥。

        而李继迁本人身前替他挡箭的亲兵,已经死了八个之多。

        “刀!”

        钢刀齐齐出鞘,形成了一片刀林。

        “杀!”

        铁骑军洪流,一拥而上,正面对阵十几倍的敌人。

        “噗呲~”

        五人结阵,形成的小刀林,横推而过。

        铁骑军的军卒们,几乎没有多少多余的动作。

        他们只需要握紧绑在手上的钢刀,保持一个动作冲过去。

        一切挡在他们面前的活物,都会被他们一刀两段。

        李继迁部兵马手里的刀枪剑戟,砍在铁骑军军卒的铁盔上,只会擦出一丝火星,砍出一道白印,造不成任何威胁。

        这就是重甲骑兵真正的威能。

        在冷兵器为主的战场上,重甲骑兵,就是战场之王。

        铁骑军冲过李继迁部大军的军阵,足足花了两刻中,由此可见李继迁部大军军阵的庞大。

        一次冲锋。

        铁骑军军卒战死的足有上千人,大多都是那些身上没有穿戴重甲骑兵盔甲的兵卒。

        虽然死的人数,超过了一成多。

        但是,这一次冲锋,却打出了胆气。

        他们不仅正面对决了多达他们十几倍的敌人,而且斩杀的敌人人数已然过万。

        铁骑军的军卒们,深情变的果敢,坚韧了不少。

        再也没有之前对敌时候的惶恐、胆怯。

        随着铁骑军军卒们冲乱了李继迁部兵马的阵型,打压了他们冲锋的气势。

        杨七和殇倾子也开始带着他们麾下的骑兵,对李继迁麾下的兵马展开了合围绞杀。

        三支兵马。

        就像是三柄利刃,在战场上交叉切割。

        李继迁部兵马,就像是那砧板上的肉。

        而吃肉的人,远不止这三支兵马。

        骑兵对阵,王贵率领的大同军步卒,显得有些势弱。

        但是他也没闲着,在战场边沿的地方,他早已阻止起了一道道的防线。

        一些胆小的李继迁部的逃卒,以及一些被冲散的小股兵马,都成了他绞杀的对象。

        切割!

        分化!

        屠杀!

        随着战斗的推移,李继迁部的兵马,就这么一口一口的被杨七蚕食。

        “嘭~”

        当杨五率领的铁骑军手里的陶罐雷在李继迁部军阵中炸开的时候。

        李继迁就知道大势已去。

        在这种正面硬碰硬对决的战场上,铁骑军的军卒能用出陶罐雷,就只能在一种情况下。

        那就是他们手里的钢刀已经砍顿、弩箭射光、短矛已经刺不穿敌人披甲的时候。

        能走到这一步,足以证明,他们真的杀了很多人。

        “吾主,逃吧……”

        李继迁早已没有了刚才带兵冲锋的英勇形象,他披头散发的提着剑,像是一个年迈的老卒。

        在他身侧,数百的亲兵护送着他一路冲杀出了战圈,准备逃跑。

        李继迁声嘶力竭的嘶吼,“我不走……我不走……我走了,拓跋氏族就完了……”

        “走!”

        亲兵们不顾李继迁的反对,夹裹着李继迁疯狂的逃跑。

        往西,他们是不可能过去。

        因为杨七炸开了矮山,大河已经拦住了去路。

        往南也不可能。

        因为南面是杨七的地盘。

        只有往北。

        “天亡我拓跋氏……”

        这是李继迁在战场上留下的最后一句绝望的话。

        “虎侯,李继迁逃了!”

        李继迁刚一跑,有人就把消息送到了杨七身边。

        杨七挥舞着虎头乌金枪,一枪把一个敌兵捅了个对眼穿,侧头瞪着虎目,“王贵不是负责在外围绞杀吗?他没拦住?”

        “没有……”

        杨七一边作战,一边让人去传令,“让穆羽带一支人马去追。”

        “诺。”

        杨七一枪连人带马把一个李继迁部小头领砸飞,他持枪而立,大声咆哮,“李继迁已逃,我军大胜!”

        凡是听到杨七声音的杨七部兵马,跟着杨七一起高喊。

        然后,浪潮般席卷了整个战场。

        李继迁部的兵马彻底愣了。

        吾主逃了?

        就这么丢下我们大家逃了?

        “啊!”

        “啊啊啊啊!”

        绝望的嘶吼声,在战场上此起彼伏。

        “投降不杀!”

        殇倾子提着禹王槊,在战场上高喊。

        在他身前的李继迁部兵马,早已被他浑身血淋淋的模样下破了胆,一个个丢下兵器在跌坐在地上哀嚎。

        一阵呼啸突然从殇倾子身前而过。

        那些投降了的了李继迁部兵马的人头,全都掉落在了地上。

        杨七带着野乞部族的兵马,从殇倾子身边擦肩而过。

        他在殇倾子惊愕和疑惑不解的眼神中,淡然的丢下了一句话。

        “我从未这么说过……”

        “嘶~”

        殇倾子倒吸了一口冷气,瞳孔骤然放大。

        这是要把……李继迁部兵马杀绝?!

        十七万人啊!

        你怎么敢?

        惊恐归惊恐,但是殇倾子还是咬了咬牙,率领着他麾下的游骑军,继续在战场上厮杀。

        这一场厮杀,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了傍晚。

        此战敌军无活口,也无俘虏。

        ……

        入夜。

        杨七率领着大胜归来的大军,进入到了圭尔城。

        当即,杨七就下令犒赏三军,杀牛宰羊。

        而杨七所在的城门楼子里,却没有庆祝的气氛。

        场面显得有些尴尬,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杨七皱着眉头,低声问单膝跪在他面前的穆羽,“你再说一遍……”

        穆羽很不甘心的咬牙道:“李继迁……逃了……”

        城门楼子里众人手捏着酒杯,眼睛却一眨不眨的看着杨七。

        杨七眯着眼,一句话也没说。

        王贵苦着脸,站起身,拱手道:“李继迁逃了,错不在穆羽。李继迁是党项人,他比穆羽更熟悉草原。茫茫草原,阔野万里,他只率领着小股兵马融进去,很难找到。”

        王贵顿了顿,汗颜道:“错在我,我负责围守外围,绞杀残兵,却没拦住李继迁。”

        话罢,王贵咬着牙,单膝跪倒在了地上,颤声道:“还请虎侯降罪。”

        “咳咳~”

        老杨脸色有些发青,很不悦的干咳了一声。

        杨七眯着的眼睛突然睁开,朗声笑道:“哈哈哈……一个李继迁而已,逃了就逃了。如今李氏部族的兵马被我们斩杀殆尽,李继迁就算逃了回去,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杨七站起身,踱步到了王贵面前,扶起王贵,宽慰道:“您是长辈,王杨两家,亲如一家,您就别说什么降罪不降罪的话了。”

        王贵惭愧的点了点头。

        杨七又扶起了穆羽,笑道:“李继迁的事儿,你也不必挂在心上。我们能打败他一次,就能打败他无数次。”

        穆羽怨恨的紧握着拳头,“如果有下一次,我一定会生擒活捉他。”

        杨七举起酒杯,朗声笑道:“今日大胜,我们应该庆贺,共饮之。”

        气氛一下子恢复到了欢乐的状态。

        大家在城门楼子里,饮酒作乐,好不痛快。

        欢乐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了半夜。

        众人醉醺醺的栽倒在了城门楼子里,酣睡了起来。

        王贵并没有醉,老杨也没有醉。

        二人并肩站立在城头上。

        王贵感慨道:“七郎崛起之姿,势不可挡。经此一役,西北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到他了。”

        老杨皱着眉头,担忧道:“这也正是老夫所担心的。”

        王贵看向老杨,“老哥哥是担心有一天,七郎势大以后,挥兵南下?”

        老杨重重的点头。

        王贵迟疑了一下,低声道:“七郎如今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对你这个当爹的,他是发自内心的敬仰。你不点头,他是不会挥兵南下的。当然了,前提是赵氏的那位官家,不要撩拨七郎才是。”

        老杨苦笑道:“照你的说法,老夫岂不是要拼了老命活长点。最好活个两百岁,把七郎也熬死,那就不用担心了?”

        王贵偷笑道:“是这个理。”

        老杨脸色越发的苦了,摇了摇头。

        熬死七儿子?

        老杨觉得可能性不大。

        遥望着城外无边的旷野,王贵突然长出了一口气,“你发现了没?”

        “嗯?”

        老杨被王贵这莫名其妙的话问的有点懵。

        王贵郑重道:“七郎身上的威势越来越重了。”

        老杨挑眉,愕然道:“你是在怪罪,七郎今**你出面认错?”

        王贵摇头,无所谓道:“本来就是我的错,我自然应该承担。”

        王贵迟疑了一下,神色凝重道:“我只是觉得,七郎身上威势之所以会变重。这和赵氏官家有关。”

        老杨愣了愣,皱眉道:“你是说……陛下派人偷袭大同府……”

        王贵点点头,担忧道:“不错。七郎原本是一个重情义的人,身上也没有什么威势,很平易近人。可是,自从大同府被偷袭以后,七郎就有了一丝的转变,变成熟了,也变得重权势了。

        赵氏官家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七郎。长此以往下去,我怕他会把七郎逼成一个铁血无情的人。”

        老杨瞳孔一缩。

        一个极具权势,又极具力量的人,在变的铁血无情的时候。

        那么他只会做一件事。

        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问鼎至高。

        一时间,老杨瞅的有点心发慌。

        他心里突然有点担忧,担忧赵光义会继续作死,一直作到把杨七惹毛,然后杨七会联合折家,率领几十万大军南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